□熊道锋

“市场”从广义上说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动脉”。那么,如何增强市场的发展活力?春秋时期的齐国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公元前四世纪,齐王为营造重商氛围,特在临淄王宫门前大办“齐市”,要求朝臣入宫觐见必须先步行通过“齐集”,几年下来,临淄仿佛产生万能磁力,吸纳天下商贾7万多户,形成百工争踵的繁华局面。在当时诸国重文轻商的大背景下,唯独齐国文商并重。

进入21世纪,国内各地重商的程度赶超古人。可别小觑了一个平凡的市场,往往小市场联着大经济,它释放的能量可以带一地经济、活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义乌纽扣风靡全国,在中国经济恢复阶段,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

近年来,我市各县区市场建设成效斐然,规模由小到大,由简陋的骑路市场发展为封闭式的专业性市场,销售方式由零售市场为主发展成为批零结合,结构由原来的单一农贸市场发展成各种门类的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日用品超市等多种形式,还产生了一批劳务输出、家政服务等新型市场,为活跃城乡经济、方便群众生活、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茶叶市场发展状况喜人。而板栗市场就不那么幸运了。信阳板栗以个大、皮薄、肉脆、甜嫩闻名,但在宣传上、销售上,与茶叶相比逊色不少,除了采摘周期短、撞上农忙收稻,另外一个关键环节就在保鲜上,因为下树鲜果容易生虫,大批量贮藏跟不上,导致深加工时间受限,在转运途中损失惨重。

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取决于什么样的效益。信阳两大支柱产业,一兴一平,很不匹配。按理说,同样是传统产业,同样产在山上,但命运迥异。这就值得我们去思考。所以,今后发展支柱产业,在研究市场走向的同时,不可忽略产业立项、产出比例、技术程度、运输销售等操作工序,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及时弥补项目“短板”。凡是论证充分、运筹超前、考虑充分的项目就顺民心、得民意,市场就兴旺健康,群众受益得实惠的就多。相反就会得不偿失。这已被多个事例所验证,也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