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世军

“咱湾新打了口井,现在吃的水可好啦!不像原来有砂腥味儿!回来住空气好、环境好!别担心我们,你爸身体都好着呢,大伙说他心细、懂电,还推举他为新水井抽水管理员,每天早中晚抽三次水,为大伙儿服务,咱家还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他劲头儿足着哩……”

昨日,在罗山县灵山镇高寨村杨畈组,大娘刘秀琴在电话里跟远在外地工作的儿子梁其顺唠嗑儿。大爷梁发国是铁路退休职工,听说湾里现在环境变好了,修了水泥路,装了太阳能路灯,还有城里才有的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特地劝老伴从城里搬回老家住。这不,儿子不放心,三天两头打电话问情况,生怕二老受委屈。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罗山县帮扶领导在该村走访时,群众张万英说:“我们组200多人,一直吃的是湾前河的水,每逢下雨,水浑得简直没法吃。现在虽然有几口浅井,经常干,不能吃,能为我们打口深水井,多好啊!”当初一个不经意的奢望,如今变成现实,水井打好了,村民们欢呼雀跃,用石头专门在水井的旁边立了块碑,美其名为“甜水井”,逢人就夸政府好。“甜水井”真正甜在了群众心坎上。

“上世纪90年代在高寨驻村时,村部就一直挑河里的水做饭,在河边用几块石头垒一下,隔住流水,就算是‘水井’。学校吃水,村里来客吃水,湾里居民都在那儿挑水吃,下雨了,涨水了,水就是浑的,浑水得挑回去放上半天,才稍微清澈一些!”该镇老干部潘飞回想起当年他驻村时的情景,至今印象很深。

“群众路线教育就是好,进一步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距离,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得多了,民情、民意得到真实的反映,政府对群众反映的安全饮水、坑塘改造、乡村道路整修、美丽乡村建设等民生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把惠民实事办在了群众心坎上,环境漂亮了,基层组织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心顺气正,工作就好开展了,像杨畈的新水井抽水、湾里的清洁卫生都是村民自发组织管理,效果非常好!”高寨村村支书高正军很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