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东

岁月倥偬,转眼间,信阳日报创刊30周年了,而我也在信阳日报社工作了24个年头,把如今生命的二分之一献给了我热爱的新闻事业。在这么多年的新闻工作中,总有几件终生难忘的事,为报社扛回的第一张PS版,是我记忆犹新的刚参加工作时的“业绩”之一。

1991年8月12日,初出茅庐的我(当年毕业于南阳卧龙岗上的一所大学)正式到信阳日报社印刷厂报到上班。

一进印刷厂的大门,正碰到我的大学同学陈晓莉和几位美女员工。她们正准备出门,在当时的副厂长于黎明带领下,去一家电脑公司学习、培训。

我被分到制版车间,当时报社印刷厂的印刷工艺还比较落后,还是铅字排版,报纸上的照片用的是硝酸腐蚀的锌版。我所在制版车间干的就是制锌版工作。

我进厂后,厂里正准备告别“铅与火”,上马先进的激光照排轻印刷。陈晓莉和其他几个年轻女同事,就是为此去培训激光照排的电脑排版技术的。

很快,印刷厂引进了几台在当时算是很先进的286电脑,而我也和制版车间主任白纯瑞远赴江苏泰兴,学习新的制版技术。当时白主任正身怀六甲,我们去学习时,接触的知识比较多,吃的又不习惯,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1991年10月,制版车间从别的单位调来一位叫翁强的年轻人,他因为有过工作经验,干起活来,又快又好,很快就成了业务骨干。

上马激光照排轻印刷,新的印刷流程都要掌握,当时,厂里决定派照排车间主任范君、印刷车间的朱明勇、夏爱国和翁强、我等人,到安阳日报社印刷厂学习照排、制版和印刷业务。在安阳日报社印刷厂,我们第一次看到有几间屋那么大的轮转印刷机,看到了他们先进的工序流程。我们如饥似渴地学习,仔细地询问印刷知识,很快学会并熟练掌握了胶片版制版技术。

从安阳回来不久,报社党委就决定在1992年春节期间,正式出版激光照排印刷的报纸。激光照排,就得用PS版,于是,厂里就派翁强和我,到南阳购买PS版。

当时,时近年关,信阳的天气还算暖和。我们乘汽车到南阳后,因和南阳日报社印刷厂有业务关系,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谁知当天下午,天气突变,气温骤降,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出门一看,雪竟下了一尺多厚,路上行人稀少,车辆全无。我和翁强赶到南阳华光胶片厂,开票付款提货,购买了两件PS版。从华光胶片厂出来,我们发愁了,马路上连公交都停运了,雪还在下个不停,人行道上结了厚厚的冰凌。经过商量,我们决定乘火车绕道平顶山、驻马店,尽快赶回信阳,一定不能让报社的报纸出版印刷因为我们的缘故耽误。没有车,我和翁强找来了一根棍子,抬着沉重的PS版,步行到火车站。因为地上结冰和积雪的缘故,平时很好走的马路,变得异常难行,我俩踉踉跄跄,三步一滑,五步一倒,跟头接跟头,身上摔痛了,揉揉,衣服上雪落满了,拍打拍打,但我们还是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路笑声不断。就这样,到火车站的几公里路,我们走了两三个小时。

买票进站上车。我俩歇了一口气。但是问题又来了,当时的火车还是破旧的绿皮车,因为下雪的缘故,一个车厢里,加上我和翁强,没有十个人,车上没有空调,雪从车窗里不断飘进来,车厢地板上全是积水,我俩穿的还是单薄的衣服和球鞋,又被雪、水浸湿,刺骨的寒风从车窗吹进来,把我俩冻得浑身发抖,手脚麻木,牙齿咯咯响。坐这样的火车简直就是地狱之旅,但想到报社马上就能用上PS版,我们的心里还是热乎乎的。好在当时我俩都很年轻,身体都很好,苦熬了几个小时,终于胜利到达信阳站。

PS版扛回来后,报纸很快激光照排轻印刷出版,按原计划在春节期间和读者见面,并获得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好评。

后来,我被调到报社总编室,从事组版工作,先后经历了四开小报改对开大报、四版变八版、单面彩印等报纸印刷的进步。去年10月,我们的《信阳日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又变成了双面彩印、版式新颖、面貌一新的报纸。

回首我在信阳日报社工作的二十多年,正赶上报业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信阳日报社也不例外,有了自己的办公大楼,编辑、记者用上了电脑,印刷设备越来越先进,信阳新闻网等新媒体正在崛起……总之,而立之年的信阳日报社正继往开来,阔步前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