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道锋

某乡所处的集镇是千年山货柴草集散地。一年前,乡里为了繁荣农村市场,特意高薪从南方聘请了一个“智囊团”相助。起初,群众持疑惑态度,乡主要领导却认为群众思想保守、见识浅短,不予理睬。谁知,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智囊团”什么事儿也没办成,乡里反倒开销了100多万元的“咨询费”、项目论证费、考察费等。最后,“智囊团”拍屁股走人,项目也不了了之……

“智囊团”一般都是社会经验丰富的人,在谋略、运筹、管理等方面有其独特的造诣。难道这个“智囊团”是一个“窝囊团”?其实非也。他们也知晓,因为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主观上想搞活市场,但因条件制约,加上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地理气候、自然资源、条件差异等,导致有的“理想”最后变成了“愿望”。如果一味赶时髦,大手大脚的掷钱找项目,结果捉鸡不成蚀把米,把单位财政弄个“大窟窿”。时间久了,就连班长也认为“智囊团”所描所绘所思所想颇有“纸上谈兵”之嫌,虽然理论都是新颖的,计划也是前卫的,可乡里经济实力有限,大的项目上不了,小的项目看不起眼,落得个“东施效颦”的结局。事实证明:熟悉理论研究的不一定就懂得实际运作,“智囊团”不是万能钥匙,打不开几把锁,即便是暂时贴“金”,时间一长自然会剥落无遗。

毋庸置疑,要想发展好本地市场,只有健全体内“循环系统”,增强“造血功能”,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调动客商的积极性,才能永葆经济健康发展。首先,围绕本地资源创办专业市场。要立足自然资源,以优势为导向,兼顾农民的传统喜好,注重扶持专业大户和专业村,走“一户带多户,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突出产业特色,培育各类专业、综合市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其次,依据新兴产业建设行业市场。针对近年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经过充分论证,可在新区、产业聚集区、物流贸易区或在行业发展比较集中、市场相对需要、客户主动申请的项目和领域中,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行业市场,按照产业化的要求,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以利当地政府拓展工作空间和服务领域,延伸运作手臂,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再次,利用联系广泛优势发展友好市场。在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中,发现与外地存在地缘、人缘、业缘关系或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可以缔结友好市场,实现本地优势市场与发达地区市场的对接合作,也可制订一乡一业、一村一策的主导产业战略,促进互利双赢,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