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显强

《信阳日报》是我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能看到对人生、对家乡、对社会的理解,她以细节彰显自我,让我感动于内心深处的醇美。可以说,每一期的《信阳日报》对我来讲都是一种期盼,我几乎熟读了里面的每一篇文章。

《信阳日报》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文化盛宴。用心欣赏《信阳日报》,不期望成名成家,只想看那些曾经走过的岁月和心情。1993年秋,我从省税务专科学校毕业回到家乡商城县,然后被分配到农村税务所工作,在单位里惊喜地看到《信阳日报》。渐渐地,我迷恋上《信阳日报》。我把阅读她当成一种幸福来享受。《信阳日报》成了我内心的诉说和心灵的直白。虽然有时要面对各种报刊,然而,《信阳日报》坚持求新、求美、求精、求变、求深的风格,让我体会到她是一份具有大家风范的地方权威党报。

《信阳日报》用心打造好品质,对我而言,已经不是一份报纸的名称,而是一个朋友的名字,是我和同事们“有福共享”的精神食粮。近年来,《信阳日报》紧扣时代脉搏、强化精品意识,始终以读者的最迫切需要为出发点,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锐气和大气。编辑记者在新闻采写上倾注了情感,牵动了读者的心灵,所以文字(图片)带着温度,更带着无限真挚,精彩好读,百读不厌。特别是文艺副刊,这些年来,从“大别山”、“信阳作家”、“茶都艺苑”,到目前的“百花园”版块,无论版块怎么变,但积极为全市文学爱好者和作家服务的宗旨始终没有变。编辑老师们披肝沥胆,披沙拣金,不弃名人大家,不薄文苑新秀。我身边许多爱好写作的朋友,从这里出发,走向广阔无垠的文学世界;一篇篇优美的文学作品从这里萌芽,植入广大读者的记忆和心灵。这些都充分反映了《信阳日报》与时俱进的精神,既是党报立足的根本,更是情感所系。

繁华多元的当下社会,到处弥漫着高速发展的浮躁,对精神园地的向往已经成为人们的追求。《信阳日报》是我获取信息、获取知识的来源。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实际上丢弃了很多东西,丢弃了对人生温馨的品味,《信阳日报》在帮我找回这些东西。每年,或多或少地在《信阳日报》发表一些新闻稿件,这成了我在同事面前“骄傲”的资本。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这些年,从农村到县城,从商城到固始,从固始到罗山,我始终对《信阳日报》不离不弃。我钟情于《信阳日报》的墨香,总有一种情愫在我心间流淌。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虽然至今尚未能与《信阳日报》的编辑老师谋面,我们之间没有发生过太多跌宕起伏的故事,可是总有一种感动在我心底。时下,没有任何事物是不能相通的。快节奏的工作、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周围的人们多了浮躁、少了温情,多了竞争、少了感悟,是《信阳日报》陪伴我走过了20多年的风雨人生,使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和芬芳。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有《信阳日报》相伴,我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