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时秀敏 通讯员 申玉光)“‘苗好一半谷,秧好半年稻’。今年育秧不缺水,您看俺这秧苗长得多好!”5月3日,息县杨店乡农民杨树和站在自家育秧田前,满面春光。不远处的万方大塘里,白花花的水面在阳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
“去年我们新挖、改造了410口万方以上坑塘,今年春耕生产都派上了大用场。尤其是最近的几场好雨让库、塘、堰、坝都补充了水源,蓄水达5000万立方米,基本上能满足育秧需求,缓解插秧用水。”息县水利局副局长王辉言语中透露出难得的轻松和欣喜。
可不,时间倒回几年前,他的心情却堪称“晚风斜日不胜愁”。连年的干旱少雨让农业大县息县感受到了缺水的“阵痛”。作为一名老水利工作者,王辉和农民一样焦虑:大旱之年上游放不来水,偶尔天降甘霖又白白浪费掉,个别灌区农民开始改种水稻为旱稻。
同样揪心的是息县县委、县政府的当政者。“水利是农业命脉,农业是民生之本。解决灌溉水源问题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让水利命脉活起来!”县委书记余运德掷地有声的话语如重锤擂响鼓,在全县干部中产生了强烈的共振。
“息县水利建设书写过辉煌,曾五次获得‘红旗渠精神杯’,数次获得‘信阳精神杯’,该怎样让水利建设的步伐超越而不是紧跟生产的需要,让‘息壤’之地成为‘不竭之壤’?”县长金平则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谋定而后动。针对近年来持续降水偏少、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的实际,息县吹响了持续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号角,现代农业项目、小农水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综合整治、田间工程等多项工程紧锣密鼓、齐头并进!仅2013年,全县就投入建设资金2.86亿元,改造万方以上坑塘410口,整修机电灌站25处,新打及维修机电井1956眼,新挖整修排灌沟渠510公里,配套桥、涵、闸建筑物2700多座。
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息县南湾灌区是该县的水稻主产区,辖8个乡镇,灌溉面积50余万亩,年均从南湾水库引水8000万立方米,为息县农业生产立下汗马功劳。然而近年来,由于插秧用水时间较为集中和水利设施“最后一公里”建设的问题,却出现了上游不喝饱水下游就用不到水,下游和渠道末梢望水兴叹的尴尬。作为全省第三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息县从2010年开始,利用三年的时间,投资8800多万元,打井修渠,深挖坑塘,疏通水利“毛细血管”,让南湾灌区“长藤结瓜”,源头活水汩汩而来。
939万元,对于并不富裕的息县财政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但这仅仅是息县财政对2013年度农民兴办水利给予的奖励。“新挖整修的万方以上大塘,每增加1万立方米蓄水,奖励1万元;新打的60米深以上机井,每米奖补50元;整修的灌溉排涝渠道,每完成1立方米土方补助2元”,这些看得见的“真金白银”奖补政策,使兴办水利成为息县农民投资的新时尚。
“2013年,939万元财政‘以奖代补’资金,撬动农民和社会资本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4000多万元。这个钱,花在了刀刃上!”息县水利局局长温玉堂感触颇深,“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农民自办水利拥有所有权,管理自然不成问题。”
财政花钱,百姓受益。为确保南湾灌区用水,息县将基本水费纳入了县财政预算。今年,县财政还投资800万元,修复董庄电灌站,6月份即可发挥效益。针对可能到来的旱情,息县及早动手,储备水源,算清“水账”,做到心中有数。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一条条硬化的渠道、一口口明净的大塘、一眼眼密布的机井,给息县百万人民引来了不竭之水、希望之水、丰收之水。这流淌的清流,必将在息县大地上浇灌出更多更美的丰收画卷,为息县粮食生产撑起一片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