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锐
61岁的苏太荣,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昨日,记者前去采访时,苏太荣正在进行午间普扫,远远望去,身形娇小的她,却有力地挥动着大扫帚,动作麻利。
1996年,苏太荣开始在市区垃圾中转站工作。那时候,由于中转站设备十分落后,动不动就“罢工”。每次遇到机器“罢工”,她都顶着恶臭气味,主动跳入狭小的垃圾池中,一锹一锹地把近两吨的垃圾清出池面,再让维修师傅进行修理。特别是在三伏天,狭窄、潮湿、恶臭无比的垃圾池在地下一二米深的地方,闷热难耐,即使站在里面不干活,也会汗水涟涟,而她还要不停地向上清垃圾,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苏太荣硬是凭着自己一股倔犟劲儿,把池子垃圾清理干净,当全身衣服湿透了的她爬出垃圾池时,却欣慰地说:“终于清干净了,师傅可以下去修机器了!”苏太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默默地工作在垃圾清运第一线,一晃四年过去了,她在中转站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同事的高度赞扬和领导的肯定。
2000年,苏太荣被调到道路清扫队工作,做了一名道路清扫工。苏太荣说:“岗位变了,维护城市清洁卫生的责任没有变。”从此,她以扫帚当笔,汗水作墨,道路为纸,写下一串串动人的故事。苏太荣干起工作来,不喊苦、不叫累,她每天作息时间有一张很规律的图表:凌晨4点起床,4点半开始作业,7点清扫结束,匆匆吃完早饭,7点半开始保洁,11点半下班,中午1点又开始第二遍普扫,2点半又开始保洁,晚上6点半下班,一人干两份工作。天气炎热时,她就坐在街边擦擦汗,喘口气,冬天手冻僵了,哈上几口气暖一暖仍接着干,手上磨了一层又一层老茧。
她还总结出“清扫经”:重点路段勤打扫,人多之处见空扫,垃圾多时突击扫,饮食摊前轻轻扫,灰尘多时压着扫。这“清扫经”一念就是14年,天天念,天天干,干不好寝食难安。
苏太荣热爱环卫事业,热爱她的工作岗位。为了改善传统的清扫方式,减轻劳动强度,她尽可能地把街上的灰尘扫得更彻底。采访中,记者发现,苏太荣的扫帚有些与众不同,比一般的扫帚更密实,还扎着一些彩色塑料袋剪成的碎条条。苏太荣笑呵呵地说,“这可是我的小乐子,这样子绑好的扫帚,扫得干净还耐用”。记者想体验一下,可扫了不到30米就感觉很累了。而苏太荣手握扫帚14年如一日,扫地面积2268万平方米,扫秃了的扫帚有1000多把。
每当有人问她,有没有反感这项工作时,她总是朴实地一笑,答案永远是那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