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诗绮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木桶,一个底儿是漏的,一个底儿是好的,要求必须用其中一个桶打水,而用另一个桶装水。人们发现,用漏桶去打水的话,一路提回来,水已经所剩无几,但倒在好桶里最终还是能将水存满的;而用好桶去打水,虽然回来的时候是满满的,可放在漏桶里几分钟,水就全部漏完了。这说明什么呢?一个好桶,就算给的再少,也能看到成绩,而一个漏桶,就算给的再多,最终成徒劳。桶底很重要。

这样一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桶底是什么?我认为,桶底是种意识,也是个原则。在我市的“创卫”工作中,我们需要一个好桶底,这个桶底来源于职能部门、个体经营者以及我们每一个市民。多年以来,我们为了“创建卫生城市”呕心沥血,那些深夜劳作的环卫工,那些钻进下水道的清淤工,那些承受着冷风与烈阳的执法队员,他们的付出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常看到,前面扫干净了,后面接着扔垃圾,前面拆除了违章经营摊,背后偷偷再建。那些辛勤的“创卫人”正如同在往一个漏桶中注水,注的再多,也只能存积一时。

然而,近日笔者看到了奔走在大街小巷为“创卫”宣传、督导的志愿者们,看到了在各个门店前不厌其烦、细心讲解的工作人员,在我的眼中,他们不仅是在“创卫”,更是在为我们信阳修补桶底。在他们的精诚感化下,市民们觉得随地吐痰可耻了,觉得乱丢垃圾丢人了,觉得乱停乱放难为情了,于是他们就会自律,而这个“桶底”也就渐渐修补好了。接下来,我们为了“创卫”所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能有效地积攒下来。当“桶”里的汗水越来越多,我们就离“卫生城市”的目标越来越近。广大市民们,你们的“桶底”都补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