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饮珍品——信阳毛尖

信阳茶始于东周,名于唐,兴于宋,盛于清,因条索细秀圆直有峰尖、白毫满披而得名“信阳毛尖”,以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至今已蜿蜒流淌过2300多年的历史长河。唐代女皇武则天清心向佛,偶饮信阳茶而胃病肠疾皆愈,遂于车云山上敕建千佛塔。情归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游历千山万水,尝遍名茶后而挥毫赞曰:淮南茶,信阳第一。

1915年,“信阳毛尖”漂洋过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枝独秀,喜获金奖,举世皆惊。1958年,“信阳毛尖”更是冠压群芳,跃居全国十大名茶之列,至此声名大噪,天下尽知。

浉河区是“信阳毛尖”的主产区和原产地,茶园以‘五云’、‘两潭’、‘一寨’、‘一门’为主,分布在全区的产茶乡镇中。目前,全区茶园面积达59万亩,可采摘面积近50万亩,是全省第一大产茶县区,全国第二大产茶县区,茶叶产量达到2.24万吨,涉茶产值51.5亿元。

红茶新贵——信阳红

为有效利用茶叶资源、减少浪费,增加茶农收入,2010年,浉河区成功研制了‘信阳红’红茶,也成为全国新兴红茶产区。

近年来,浉河区大力推广红茶核心生产技术,从源头上加强信阳红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拉长茶叶产业链,文新、龙潭、正山堂、九拓、丹桂等信阳红茶品牌享誉全国。经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浉河区送检的普通信阳红茶样品15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特级标准。

如今,浉河区各红茶企业在全国南北各大中城市建立直营店、专营店、连锁店或加盟店等信阳红茶销售点200余家。大力培育营销人员,发展壮大经纪人队伍,扩大对外市场,大大增加了农民收益。

目前,全区红茶年产量已达520万公斤,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新兴红茶第一大产区,经济效益明显增强,浉河港、董家河、谭家河等重点产茶乡镇茶农人均茶叶增收达到2600元以上,茶乡百姓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