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基层活动,旨在做好宣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同时,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重要论断深刻诠释了党的宗旨的本质内涵,生动反映了党的宗旨的实践特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自己的宗旨。在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践行党的宗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指引、评价、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必须躬行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开展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基层活动事关党群干群关系的作风问题,活动的成效如何,群众是否满意,取决于全市领导干部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如果我们思想认识不到位,“心中没群众、不想为群众”;如果创新精神不具备,“眼里没路子、手里没办法”,就很可能产生“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市领导干部在开展定点联系基层活动中,必须躬行群众路线,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真正做到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
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必须解决不良作风问题。群众看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看领导干部开展定点联系基层活动成效,既关注面上的变化,更关心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在开展定点联系基层活动中,领导干部一定要从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下大气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良作风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不“断层”、不“夹生”。要结合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民生工作部署,着力解决群众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问题,着力解决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征地拆迁等方面的问题,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保证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
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不能满足于一件或者几件事情的解决,而应体现在我们的所有工作中,体现在工作的全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常态。把突出问题解决好,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这才真正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尤其是我市开展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基层活动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