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2007年,我市吹响了“六城联创”的号角。随之而来的“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中国宜居城市”、“中国创业之城”、“中国休闲城市”、“中国最具绿色竞争力城市”、“2011中国魅力城市”等一个个响亮的殊荣,更是与茶文化节交相辉映,提升了信阳的魅力。

胡亚才说:“如果说浉河给我们展现的是一种妩媚、柔美的形象,那么百花园区域代表的新信阳,是一种现代、开放、大气的情怀和形象。因此,我们茶文化节开幕式放在百花园区域,显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信阳人民更加自信地站在全国人民面前,接受检阅,在四海宾朋面前,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彰显信阳精神,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有客商一踏入信阳,在赞叹山水信阳、红色信阳的同时,更为信阳人真诚与客商合作的精神所感动。很多客商说:“原本没想在信阳进行大投资,没想到信阳人对外商这么热情,招商工作做得这么细,这足以说明信阳寻求对外合作的迫切和诚意,投资这里我很放心!”

与海内外客商在广阔领域里与日俱增的合作交流,也在潜移默化地催发人的思想嬗变。经济的力量、商业的力量、资本的力量、新技术的力量,让老区信阳告别了封闭和停滞;抓住机遇,捕捉商机,“走出去、引进来”,让信阳人越来越认识到“大开放大发展、小开放小发展、不开放难发展”。

2012年6月16日至19日,市茶办组织五云茶叶集团、文新茶叶公司、蓝天茶叶公司、灵山茶叶公司、光州茶叶公司、新林茶叶公司等企业组团参加了2012北京国际茶业展。该展览会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参展企业300余家,一线品牌企业在80%以上,规模大、规格高、影响力强。我市参展企业共设展厅面积近500平方米,全部为特装展厅,集中展示了信阳茶产业发展的成就和信阳茶企业的风采。

同年10月19日至22日,市茶办又组织五云、文新、茗阳、新林、申林、灵山、蓝天、佛灵山、仰天雪绿、光州及祥云等众多知名茶企,参加由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河南省茶叶商会、河南省茶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郑州)国际茶业博览会。我市首次设立了专馆,由重点龙头企业搭建特装展厅,30多家“信阳毛尖”、“信阳红”生产经营单位参加,展厅面积2000多平方米,近2万人次进馆参观,现场交易金额50多万元,签订茶叶购销合同1000多万元。在专馆内还专门搭建舞台,配备高清LED屏,对信阳茶叶新产品进行宣传推介。茶博会期间,市茶办还组织了中原茶艺之星邀请赛和“喝信阳茶 评河南戏”暨万人品赏信阳茶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信阳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我市还应邀参加了2012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

大门敞开了,带来了气象万千;大门敞开了,带来了商机无限。

办好茶节,构建平台,招商引资,信阳日益成为中国中部投资热点。仅在信阳第二十一届国际茶文化节,就签约项目73个,总投资达178.5亿元。

上天梯不产茶叶,但其丰富的矿物资源,却通过信阳茶文化节,与茶产生了共鸣,共荣共生——

“红娘”牵好线,“相亲”者云集。借助信阳茶文化节平台,上天梯管理区积极与香港恒通、北京超然等公司洽谈合作项目,并在信阳第二十届茶文化节期间完成签约。据统计,2010年以来,上天梯管理区在几届茶文化节期间,累计签约项目14个,总投资48.2亿元。共落地投产9家,完成投资23.6亿元,落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2亿元。2013年,上天梯管理区还在集聚区内筛选恒源、怡和等10家企业率先上板材生产线,加快珍珠岩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引领集聚区企业加快推进外墙保温板项目,今年将形成5000万平方米的板材加工能力,实现产值40亿元。

的确,正是有了茶文化节,信阳,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由里到外发生着嬗变。嬗变,使得信阳茶文化节跨越到国际茶博会;嬗变,使得一片片小小的茶叶给美丽信阳带来了勃勃生机;亦是嬗变,使得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信阳变得更加淳朴和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