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 铎

“信阳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是一个十分宜居的好地方。通过参观信阳博物馆、信阳文新茶叶科技园、信阳国际茶城、鸡公山等地,让我加深了对信阳的印象,特别是对信阳的文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信阳的确是个好地方。”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张明新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张明新说,信阳历史文化厚重,信阳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十分丰厚,许多国宝代表着中原文化和楚文化,展示的编钟演奏的《东方红》乐曲随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声震寰宇,被世人传为佳话。这两天的参观中,我了解到信阳毛尖饮誉古今、名扬中外,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宋代苏东坡曾赞誉为“淮南茶信阳第一”,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信阳国际茶城不仅有茶艺表演,还有各地的茶文化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近年来,信阳又有新的创新,生产出了信阳红茶,成为绿茶“信阳毛尖”的有益补充,又推动了信阳茶产业的发展。鸡公山是信阳的生态文化的代表,这里有很多西洋建筑,这些不同国别、不同风格的建筑,既反映了当时中国所处的半殖民地的地位,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各国的建筑艺术。看了鸡公山武汉会战历史纪念馆,回顾了武汉会战这段历史,深受教育,很受鼓舞,希望信阳能够继续挖掘武汉会战的历史,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谈起如何办好报纸,张明新说,新闻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办报要适应多媒体的转型,加强报网互动,更好地服务社会。办报要有速度,报道新闻必须提高速度,传播要更加广泛。要有深度,报纸要体现纸媒的特点,报道的内容要深入。要有高度,党报的评论站位要高,新闻标题要做到准确鲜明、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