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浩 杨昌兴 吴晓睿

4月的淮滨大地,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位于县城东北部的产业集聚区内处处忙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重点项目工地机声隆隆,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生产车间繁忙有序,产业工人热情满怀,货运卡车来回穿梭……共同构筑了一幅美丽的工业画卷。然而,将时钟倒拨回5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情形:荒芜的淮河滩地上杂草丛生,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塘和沼泽……放眼望去,整个滩区满目疮痍。

5年间,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淮滨县产业集聚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散到聚等一系列转变: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成为全省首批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同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又好又快发展产业集聚区,荣获奖金600万元;2011年,被省政府定为全省一类产业集聚区;2012年和2013年,在全市产业集聚区综合考评中取得了较好的名次……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淮滨县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2.9亿元,建成区达6.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70家,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2.65亿元,集聚城镇人口6.5万多人,吸纳从业人员2.6万多人。

5年来,淮滨县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曲折和阵痛,凝聚了县委、县政府和广大干群的心血和汗水,是一段全县上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感人历程。

思路决定出路

“观念一变天地宽。”

地处淮河之畔的淮滨,因濒临淮河而得名,因防汛抗洪而建县,因洪水频发而受穷。建县晚、基础差、底子薄,地处偏远、交通落后,自然灾害多、人口总量小,一产不稳、三产不足……这就是淮滨的特殊县情。建县62年间,共发生大小洪涝灾害57次。可以说,淮滨的历史就是一部与自然灾害顽强抗争的奋斗史,更是一部生生不息谋发展的创业史。

面对历史和现状,坚强的淮滨人民没有被吓倒,始终在不断求索中找寻着自己的出路……

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请进来传经送宝。2008年伊始,淮滨县委、县政府带领县四大家领导奔赴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请来了专家教授作辅导报告,邀请了先进地区经验丰富的领导前来指导。经过深入的学习研究和激烈的思想交锋,在深刻剖析县情的基础上,围绕如何实现富民强县、跨越赶超,全县上下展开认真讨论并达成了共识——工业发展是淮滨全面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大力发展工业、培育和壮大产业集聚区是淮滨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5年间,随着工业经济的壮大和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淮滨县经济社会发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16.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80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58元;县城框架拉大到4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4.2%,呈现出一幅经济蓬勃发展、社会日益繁荣的美好景象。

载体承载希望

“思路决定出路,行动决定成败。”

2009年,省、市作出建设产业集聚区的重大部署,特别是市委提出“关注工业、学习工业、研究工业、支持工业”的决策后,一直苦苦追寻和探索工业发展出路的淮滨县终于找到了突破口,迅速行动、积极作为,迎来了工业发展的春天。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