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 炜
“信阳既保留了革命时期的老韵味,又呈现了现代化的新气象,是一座底蕴深厚、前景灿烂的美丽城市。”浙江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方立明昨日如此表达自己对信阳的第一印象。
方立明说,这次“全国百家党报社长、总编看信阳”活动,既为信阳提供了一次对外展示的机会,也让国内报业对信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让他对报业的转型有了新的思考。“无论是城市的发展,还是报业的转型,都必须牢牢把握品位、效益和素质三要素。”
如同城市发展需要品位的提升,报业的转型也必须以品质的提高为基础。“一家党报的品质折射了它所在城市的品位。《信阳日报》虽然创刊只有30年,但无论是稿件内容、版式设计还是记者素质,都已具备了自己的鲜明风格,成为展示信阳的一扇美丽窗口。”方立明说,品质是立报之本,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是报业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前提,报业转型必须坚持立足主业,做优主题报道、做大品牌活动、做好民生服务、做强舆论监督,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品质、品位和品牌。
同理,效益增长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报业转型的核心内容。“报业要做大做强,重点是围绕主业高效益经营,实现多点支撑、多元化布局。”方立明认为,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态势,报业要完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任务,必须更新理念,打开思路,走以主业为基础、以效益为导向的多元化经营之路。“报业多元化要注意关联性,发挥协同效应,优先选择与主业密切相关,品牌、资源和影响力优势可以延伸拓展的产业,同时要警惕跨界风险,避免草率甚至盲目进入陌生领域。”在国内报业收入普遍下滑的情况下,温州报业集团近年来深化资源整合,创新经营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在文化创意、文化金融、会展经济等方面颇有成效,经营收入、广告收入保持逆市增长,中国报业协会驻会副会长石国雄对此赞誉有加。
“不论是城市建设还是报业转型,人才都是竞争之基、转型之要和动力之源。”方立明指出,报业转型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在品位要求日益提高,产业发展日趋多元化的新时期,选人用人要有不拘一格的胸襟和气魄,做到以品牌聚才、培训育才、实践锻才、事业留才。“要打破传统观念,引进和培养全媒体采编人才、高素质经营人才以及专业的管理人才,实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使报业成为优秀人才集聚的高地、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建功立业的沃土。”
在走访过程中,方立明了解到,近年来,信阳市委、市政府在政策、服务方面,对信阳温商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信阳市各大媒体对他们在企业经营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成效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对此,他和温商都非常感激。同时,他希望,信阳市与温州市政府、商界和媒体,在更多领域、更深层次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