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华 唯 通讯员 金 萍 文/图

申城四月天,风和雨润,茶香氤氲,到处弥漫着春的气息。一位久别家乡的游子——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张培震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淮滨县。

4月7日上午,在张培震先生回京临行前,记者有幸在信阳采访到他。张院士打开门,笑容和蔼,一声“请进”,让人倍感亲切。他穿着灰色夹克,白条格衬衫,质朴得就像一个邻家大叔。那副宽边眼镜里透出的目光深邃睿智。

他乡音未改,笑容可掬,言语间透着再回家乡抑制不住的欣喜。这次采访,就像是和一位多日不见的老乡亲切随性地聊天。

结缘科学 笃志地震事业

1955年,张培震出生于淮滨县城关一个普通的家庭。打弹弓、滚铁圈、扔沙包,是伴随他童年成长的快乐游戏。张培震说,那个时候虽然物质极度匮乏,但县城胡同里却给他留下太多美好的回忆。

1975年12月,高中毕业、身为下乡知青的张培震因为上学时成绩好,加之能干肯吃苦,被推荐到信阳地震台工作。在信阳地震台工作期间,张培震表现积极爱钻研,4个月后被调往河南省地震局工作。

又过了四个多月,张培震作为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被推荐到长春地质学院学习地震地质专业。之后考研究生、读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都主动选择了地震地质专业。这之后的岁月,他更是一直坚守在地震科学领域。张培震曾笑言,开始时是地震事业选择了他,后来是他选择了地震事业。

1987年,张培震留学美国。博士学业完成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思乡之情,促使张培震毅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科研条件和优越的科研环境,回到祖国。

回国开展工作后,为获取第一手资料,张培震多年来一直坚持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新疆、青海、甘肃和宁夏地区开展野外地质考察。

进行野外考察的这些地区自然环境都十分恶劣,但张培震认定,从事地震研究是他的兴趣,而实践是科学家科研创新灵感的源泉。他对记者笑称:“我现在这副结实身板,得益于那时候的锻炼。”

信阳地震台观测员李福生曾和张培震做过4个月的同事,信阳地震台高级工程师周小川也和张培震有过多次交流。他们认为,张培震院士能有今天的成就,绝非偶然,他身上有一股别人少有的韧劲和钻劲。

坚守本色 近乡情更浓

接受采访时,张培震一口地道的淮滨话。但在北京工作期间,其实他说的是普通话,只是回到家乡,他才又自然地改了回来。

这一次回来,是为已故的亲人扫墓。“清明是个传统的节日,也是让游子欲断魂的日子。”张培震说。每逢清明节,他都会抽一两天时间回到老家,尽孝祭祖。

近40年来,他基本上每年春节都要抽时间回来。“母亲在老家,不愿意去城市,我只能抽空回来看望老人家。”说到母亲,张培震哽咽了,说他不能在身边尽孝,是为不孝。

张培震一再对记者强调“在信阳历史长河中,我只是沧海一粟。”他说,家乡教会了他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但这些年自己却没能为信阳的发展做什么贡献,从而深感内疚。

对张培震颇为了解的市地震局局长于维清告诉记者:这是张培震院士的谦虚之言。一直以来,张院士都关注着家乡的变化,默默给予支持。“张培震担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期间,在业务上给予河南很大的帮助,只要省地震局需要讲课或者项目指导,他从不推辞。甚至是我们信阳市地震台请他来指导工作,他也欣然接受。这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支持和厚爱。”

接受采访时,张培震还不忘嘱咐市地震局的同行们:“虽然我们信阳不在大型地震带上,发生大震的可能性较低,但也有孕育中强地震的地质背景,我们要充分做好防御工作,多宣传防震知识。希望防震减灾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走,甚至超前。希望我们尽全力使信阳人民安居乐业!”

相关链接>>

张培震院士,从事地震地质和新生代构造地质研究,先后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6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07年当选中共十七大代表,同年获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先进个人奖,2010年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现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2013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