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世军

通 讯 员 姜明波 何梦琳

阳春三月,当你走进罗山县子路镇问津种养专业合作社油菜新品种新技术高产示范区,千亩连片的油菜花芬芳扑鼻;当你走进灵鼎峰天然茶叶专业合作社有机茶示范园,那连绵起伏的山岭峰峦间茶林绿波荡漾;当你走进楠杆镇李寨村小麦高产示范区,那一望无垠的麦浪传递着夏粮丰收的喜讯……

4月8日,在罗山县子路镇“院县共建”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一望无际的紫云英长势喜人,一对情侣正在田边拍婚纱照,紫花、白纱,蓝天、绿毯,村庄、小桥,一幅绝美的山村田园画。基地主人陈贵权自豪地告诉记者:“我这儿的水稻产量是罗山最高的,看这1000亩的紫云英长得多好,今年种上水稻,产量一定能再创新高!”

耳濡目染,是“院县共建”带来的丰硕成果,现代科技让罗山县现代农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罗山县县长汪明君感慨道:“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罗山生产出了有机大米和有机茶叶,粮食生产标准与国际接轨,为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产品升级、加强涉农企业品牌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水稻是罗山县重要的秋粮作物,2012年实施“院县共建”以来,该县水稻生产再次步入新的发展机遇期。省农科院专家围绕罗山县水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突出有机稻生产、延伸产业链的理念,着力打造粳稻新品种“郑稻18”产、供、销一体化生产示范基地。2012年,建成示范基地12000亩,2013年扩大至17000亩。该基地在我省率先引入GAP(良好农业规范)国际生产标准,应用“一晚二密”高产栽培新技术,经专家测产验收,百亩核心示范点平均单产827.2公斤,千亩展示田平均单产712公斤,较好地解决了高产与优质的矛盾。在“郑稻18”的示范带动下,2013年,该县粳稻面积发展到31万亩,实现增产2185.5万公斤,农民增收1.24亿元。2013年9月18日,全市粳稻生产现场观摩会在罗山县召开;11月21日,省农科院在罗山县召开了“构建水稻产业联盟、促进水稻产业发展”座谈会,与罗山县委、县政府共同谋划,围绕保粮增效这一目标,又提出了“搭建产业链、形成共同体”的发展新思路。

罗山是我省优质烟叶生产区,省农科院烟草所与罗山县烟草公司密切合作,在楠杆镇和高店乡分别建设烟草核心示范区500亩,引进优质抗病新品种,采用大棚漂浮育苗技术,烤烟单产平均达到156公斤,品质明显提高。省农科院园艺所引进的葡萄避雨栽培技术,把罗山县的葡萄生产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亩种植效益在3万元以上。

省政府参事、省科技厅副巡视员王志和参观“院县共建”取得的成果后认为,“罗山经验”就是通过科技成果与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结合,让现代农业科技元素不断彰显,产业效能不断攀升,较好地解决了先进适用技术的“棚架”问题,着力破解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值得认真总结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