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恩烽

芳菲四月,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季节,信阳又一次吹响了创建号角。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我市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还有一定差距,加之时间紧、任务重,这场仗该如何打?

一是要建立长效机制,严防成果反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点点成绩的取得都应该倍加珍惜。现实情况却是,“创卫”难,巩固更难。难在城市卫生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难在卫生面貌反弹性大,难在市民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由政府推动型向社会推动型转变,由政府监督型向群众自觉型转变,由突击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由此才能避免出现“辛辛苦苦抓‘创卫’,一夜回到‘创卫’前”的尴尬局面。

占道经营是“创卫”工作的一个难点, “对于占道小商小贩,我认为宜引不宜堵,不然断了困难群体的生计,又造成市民日常购物不便。应给他们生存适当的空间,并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和管理。”浉河区市场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波说,六里棚市场在改造前占道经营严重,居民出行不畅。后来,他们推进硬件设施的完善,搭建了钢结构的摊位,同时配备两名保洁员和1名打扫卫生人员,全天候保洁,并经常提醒商户们不要占道经营,久而久之,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以前做生意还得打‘游击’,累,现在有了大棚,不怕风吹日晒了。”卖菜的高女士说。

二是要各司其职抓整改,形成合力出成效。“创卫”是一场硬仗,考核标准基本上都是硬指标、硬任务,技术评估非常严格,若不下定决心、不出重拳,就不可能实现目标。因此,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责任、细化分工、严格落实,形成各级领导带头、各个部门出力、广大群众参与、“创卫”责任落实的工作格局。对“创卫”不积极、不主动,对一些具体事情扯皮推诿、对一些边缘性问题谁都不愿承担责任的单位,要严格追究给予处理。

“创卫”需要实干,实干才能“创卫”。工作人员要主动深入农贸市场、背街小巷、城村结合部、交通拥堵路段等脏、乱、差第一线,加强日常管理,扎扎实实做些具体工作,一有苗头,就要及时制止,不能见怪不怪,等问题越积越多,解决起来就难了。

要严防重形式、轻行动的不良现象。“有的单位搞‘创卫’,只挂几条宣传横幅、喊几声口号、开一两次大会了事,实际行动却没有,关起门来搞创卫,一点意义也没有。”信阳师范学院丁少峰教授表示。

同时,有责任的部门和单位必要时要形成共力。有些专业部门和职能局互不通气,互不协调,只强调单项突进,不考虑整体工作,造成工作重复、有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

三是要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市民素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一些人把自己的小家收拾得一尘不染,而对工作单位和公共场所这个大家的卫生却睁一眼闭一眼,任凭垃圾成堆。自“创卫”开展以来,我市环卫部门分路段全天候保洁、加大夜间巡查力度、发放宣传单12000余份,但记者在市区看到,一些摆放整齐的垃圾箱外,时常可以看到有市民随手丢下的垃圾。“前边刚治理完,后边恶习照旧,如果市民都是这样的话,我们环卫工不吃不喝,也打扫不干净。”环卫工赵师傅说。

的确,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也一样,光靠少数人,这个家永远干净不了。市民的素质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品位,市民才是“创卫”的主力军。荣誉归于城市,实惠带给百姓,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过程中,道路整洁了,墙面干净了,垃圾蚊虫少了……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创卫’其实是在为自己,为自己生活得更舒心、吃得更放心。”市联创办负责人说,只有市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达到政府管理的最高境界。

“我只是笼统地知道,‘创卫’就是要天蓝、水绿、街道干净,但‘创卫’标准对一般市民还是很模糊的概念,究竟该如何具体去做,不少人还是不清楚。”针对市民的困惑,政府职能部门要通过灵活多样、丰富多彩、通俗易懂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家养成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形成自觉遵守、从我做起的思想意识,使人人支持“创卫”,人人参与“创卫”,形成全社会合力“创卫”的良好氛围。同时,市民也要牢固树立城市主人公意识,像爱护自己的小家一样,爱护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做到不乱写乱画,不丢弃垃圾,不随处吐痰、大小便,不等不靠,该清理的清理,该打扫的打扫,人人出点力,个个流点汗,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这场战役中挺身而出,只有这样我们这个城市的“创卫”工作才能真正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