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翔

4月2日至3日,省“创卫”专家组对我市的“创卫”工作进行了暗访。在4月4日上午召开的信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专家指导点评会上,省“创卫”专家组在肯定我市“创卫”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重点提出我市“创卫”工作存在的问题。

那么,我市“创卫”工作到底差在哪里?

一是差在思想认识上。我们还有很多党员干部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要么认为信阳市有很好的自然条件,有新区,有漂亮的浉河,有几条漂亮的马路,“创卫”应该不费吹灰之力;要么认为信阳市基础设施太薄弱,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不可攻克的堡垒,因而在困难面前妄自菲薄。反映在“创卫”工作中,工作标准低,工作马马虎虎,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上面有要求就动一动,上面没要求就放下了,甚至在遇到一些困难后就干脆放弃,以这样的态度去搞“创卫”工作,就很难达到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标准。

二是差在创建氛围上。在我市城区,很少见到创建卫生城市的广告牌和宣传栏,外地人进入信阳市城区后根本感受不到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氛围。由于创建氛围不浓,市、区、办事处和社区没有形成创建卫生城市的共识和合力,市民更是对创建卫生城市工作了解甚少,因而参与创建的热情和积极性都不高,导致我市创建工作出现棚架,对全国爱卫办和省爱卫办暗访中提出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该投资的没有投资到位,该整治的没有整治到位,大家都存在侥幸心理,因而“创卫”工作中等待和应付的现象随处可见。

三是差在管理上。多年来,我市集贸市场都是多头投资建设,多头管理,我市的农贸市场都是各自为政,没有一个统一管理标准,许多农贸市场缺乏基本卫生设施,日常清扫保洁不到位,垃圾乱堆,污水横流。活禽销售没有实行隔离,多数席地宰杀,没有专用的毛、鳞、内脏等收集及处置设备,成了苍蝇孳生场所。生鲜肉大都挂架销售,市场内餐饮业商户卫生许可证持有率低下,经营环境卫生很差,这些都不符合卫生要求。城区内小餐馆和公共场所“五小单位”大都没有餐饮业卫生许可证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无防蝇防鼠设备,无垃圾密闭收集设施,垃圾乱堆乱放,尤其是夜市,经营现场混乱,无证经营、露天经营、燃煤灶、燃柴灶、露天烧烤和向马路上乱倒乱泼垃圾、泔水现象相当普遍,管理失控。核心以外城区清扫保洁不到位,环卫设施不全,果皮箱档次较低。城区道路占道经营现象十分普遍,城乡结合部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城区内充斥着大量的废品收购点,这些站点内外环境卫生很差,严重影响城市整体形象。一些建筑工地不设文明墙,有的文明墙残垣断壁,有的文明墙内垃圾遍地。

四是差在投入上。原来信阳市城区由原县级信阳市负责建设和管理,由于当时的县级信阳市财力所限,对信阳市的内河治理投入不足,导致市区内的多条内河没有实现雨污分流,再加之沿河两岸的私搭乱建和私屠现象严重,一些生活垃圾、屠宰污物和污水直接倾倒和排放到内河,最后排入浉河中,对河流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再者,垃圾处理场数量明显不足,且档次偏低,不合理,导致城区内的垃圾不能得到及时清运。

五是差在机制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需要很多单位相互协作和配合完成。根据创建卫生城市的标准和要求,我市的“创卫”工作也进行了层层分解,并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然而,由于没有建立起一个严格的督导机制,督导工作流于形式,致使那些承担“创卫”任务的单位和部门,没有真正行动起来,工作敷衍,在自己责任范围内的工作久拖不决,甚至出现欺上瞒下的现象。由于没有建立起一个严格的督导奖惩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因而干得好的没有受到激励,慢慢失去了工作的动力,干得差的也没有受到鞭策,工作也难有起色,长此以往,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难有激情,因而导致我市的“创卫”工作多年来一直徘徊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