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通过提升服务效能,先后出台了产业集聚区“零阻碍”服务等12个文件,开展情况集中咨询、项目集中办理、问题集中办结、投诉集中处理“四集中”一条龙服务,建立24小时投诉热线,并由市纪委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市重点项目办公室进行联合督查,严格检查首问负责制、全程代办制、一周办结制、一次收费制、检查审批制、警企共建制、投诉直办制等服务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为产业集聚区发展创造了优良环境。

——强化产业保障文章。五年来,我市按照产业支撑、就业为本,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统筹产业集聚区、中心城区和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促进产业向集聚区集聚发展,加速人口向城镇转移、在产业集聚区就业,依城促产、以产兴城。

截止到2013年年底,全市15个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已达124平方公里,比2009年增加一倍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6亿元,是2009年的10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8亿元,是2009年的4倍;实现税收收入较2009年增长了180%,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占比超过50%的产业集聚区达到8个。

愿景:持续开放招商 促进集群效应

如何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我国东部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集群已成为产业成长的一种显著特征。比如,温州的纽扣和眼镜,惠州的电子产品,石狮的服装等。更为重要的是,集群效应可能促成区域品牌,以此带动整个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毫不夸张地说,特色产业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的“名片”,产业集群一旦形成,产生的集群效应会长期影响行业的发展及消费者的选择。

五年来,我市全力推动开放招商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迈进,产业集聚区招商主平台作用逐步凸显,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并力求促进集群效应。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招商中,市领导身先士卒,市委书记郭瑞民九顾深圳泛蓝科技,迎来投资20亿元的电视整机项目落户信阳,信阳有了第一台液晶电视机,填补了河南空白;三次率团赴台湾考察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让OLED项目研发成果在信阳投产,该项目被列为河南省重点项目和省重大科技专项,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将拉动周边IT行业产值500亿元以上。市长乔新江率队数十次南下,引来了河南第一批新型智能手机在信阳下线,数十家中国手机制造商云集信阳,中国信阳手机总部大厦和产业基地在信阳开建。

紧紧围绕当好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的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产业转移两大机遇,发挥前沿、生态、民智三大优势,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大力发展以现代工业为主的新兴产业,有力地推动了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不久的将来,裸眼3D技术、蓝光播放系统、OLED显示产品以及更多高精尖电子技术和设备将陆续在信阳出现,成为新一批“信阳制造”。

对于下一步信阳产业集聚区建设,做强新型工业是今后我市工作的方向。

“着力抓增量补短板。加快发展高成长性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做大产业集聚区规模,以增量带存量、调结构、补短板,增强产业集聚区的综合带动和支撑作用。”

“着力抓集群建基地。大力实施‘集群培育工程’,集中优势资源要素,支持高端制造、绿色食品、新型建材三大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建设,不断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集群。”

“着力抓项目强支撑。继续开展产业集聚区‘投资促进计划’和‘重点项目攻坚计划’,力争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900亿元。”

“着力抓配套优环境。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立产业集聚区水、电、气稳定供应机制,确保建成集聚区道路和水电管网全覆盖;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产品展示中心和专业性批发交易市场。”

我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相关论述掷地有声,市政府已经有意识扶持特色产业向集群发展,并努力营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环境。通过市场化改革,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分割和行业桎梏,清除体制性障碍,让各种资源合理流动起来。通过政府的引导,鼓励大型企业进行组织结构整合,发挥规模优势,增强辐射功能,打造产业“龙头”,让其带动“龙身”和“龙尾”的发展。提出要筛选出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当家产品,在“硬件”和“软件”上实行倾斜政策,打造区域性特色品牌。同时有目的地吸引外部资金向特色产业流动,有目标地吸引与特色产业有关联的项目,促进相关集群的发展。这为我们今后发展集聚区建设提供了方向和美好的愿景。

围绕发展以现代工业为主的新兴产业体系,着力抓增量补短板、抓集群建基地、抓项目强支撑、抓服务优环境,推动产业集聚区晋级增效,培育壮大一批千亿元、百亿元主导产业集群,努力把信阳建设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信阳在发展产业集聚区的道路上,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