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凡事探求就里,遇事先做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这是焦裕禄求实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把焦裕禄的求实作风概括为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准确而生动地揭示出焦裕禄求实作风的本质特征,为党员干部实实在在做人做事,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提供了参照和遵循。

求真务实是共产党人的传统,在以焦裕禄为代表的老一辈党员干部身上体现得很鲜明。它深深扎根在中华大地,映照着我们的一言一行。

内涝、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横亘在群众面前,焦裕禄就带领党员干部在全县开展治理“三害”的调查工作。考虑到他身患重病,许多同志劝他不要去野外调查了,可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毅然忍痛亲自到基层调查研究。

找准症结才能解决问题,摸清情况才能正确决策。要摸清情况就必须到群众中去、到一线去,怕苦怕累,图舒服自在,做不了调查研究。为摸清“三害”的原因,焦裕禄多次住进村民的牛屋;每当风沙最大的时候,就是他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的时候;雨水最大的时候,就是他带头涉水、观察洪水流势和变化的时候。正是凭着这份执著与倔劲,他和同志们一起找到了治理“三害”的具体方法。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其精髓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说话、办事要符合实际情况,既不夸大,也不缩小。焦裕禄同志探求就里的精神,就是一个共产党人忠诚执行实事求是路线的生动写照。

在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发扬求实精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在一些同志身上,形式主义问题还没有绝迹。挂横幅、登台面、上镜头的“秀场”还在,文山会海、迎来送往、检查评比的活动还不少。有的人下基层还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问题当前,不是去做深入的调查研究,而是靠听汇报,或者连汇报都懒得听,就拍脑袋作决策,因而新办法不多、效果不好,使问题越积越严重,人民群众很不满意。

在建设魅力信阳,与全省、全国一道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必须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汇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