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默的短篇小说《芝兰桥轶事》(《上海文学》2013年第8期)从一起偶然发生的暴力事件入手,以纯熟、细致的笔触,写下了一则关乎罪愆与宽宥、法度与人心的“轶事”。

地处繁华街市的“芝兰桥”路段分属4个街道派出所管辖,是各类案件的高发地段,“我”和女友途经时,小偷抢走了女友的挎包并逃窜,曾经是校运会中长跑冠军的“我”紧追不舍,最终将小偷扑倒在地。有意思的是,见小偷手中并无凶器,“我”的勇气和怒火立刻升了起来,并“迅速蔓延到了围观的人群”,“在惊天动地的喊打声中,他任何一个多余的举动都被理解为企图再次逃跑、企图反抗人们的声讨”,小偷最终被乱拳打伤,被警车送至医院后抢救无效死去。人群散去的速度比聚拢时更快、更无形,“我”因为没有参与后来的殴打,并不承担刑事责任,“人群”中也无法找到真正的凶手,于是,“相信不久以后就可以结案了”。事情差不多完全过去之后,死者的老婆要求见“我”一面。“我”怀着歉疚、猜疑和不安到了派出所,见到死者的妻子和六七岁的女儿时,“她突然向我跪了下来,跟我说,对不起!”“我”在惊诧和自责中,突然找不到任何表达方式,便顺手买了一只玩具风车送给了那个小女孩。“小女孩把风车举过了头顶,风车飞快地旋转了起来”——这是意味深长的一笔:任风车如何“旋转”,也无法找到生命的踪迹……

(刘凤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