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道锋
发展工业生产,离不开大量准确及时的产品、市场、科技、质量和经济信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地方头头或企业法人却缺乏这种神经,上马项目“随风”得多,乡镇设置工业园区随意性大,导致有的产业集聚区多年没起色,有的企业已步入“沼泽”,却没人逆向思维,更没人愿意换位思考,结果越陷越深,给县乡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纳税人上缴的金银,却被一些“宠企”打了“水漂”,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市场信息研究不深不透,对产业信息捕捉不及时。
人是企业经营的原动力,是生产的主导要素。近年,一些外企为什么生意红红火火,就因为他们对全球市场信息的占有,就因为他们有一帮人常年从事市场调查、信息搜集、前卫思考。因此,内地企业也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开发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以利企业提高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工作要做:
在国内市场,一是要了解本行业的全貌。国内同行业企业有哪些,他们的地理分布如何,其生产规模、主导产品有哪些,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如何。二是要认真分析本企业的条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同行业中的比差是什么,本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三是要了解全行业近几年的产量、同比增长情况和未来几年的产量、同比增长的预测情况。四是要了解国内的用户和市场情况,以便有计划、有重点、有准备在不断开发新产品,制定生产计划。五是要捕捉近期内能够带动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增强产品发展后劲,上马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较高经济效益的新产品。
在国际市场,一是要做好市场调查。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市场信息,其中包括政治法律环境(该国和地区在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规方面,对进出口贸易的政策、制度、关税和控制、限制情况)和经济社会环境(该国和地区收入水平、人口多少,科技水平高低,经济、社会、语言、风俗、气候、地理条件、宗教信仰、货币与交易的惯例等,对商品的需求情况,主要竞争对手情况等)。二是适时作出国际市场预测。包括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各国出台的新政策可能引起的市场变化趋势、国际同行业近期产品发展趋势,市场需求趋势,重点搞清楚产量、市场需求量、品种、规格、价格等,本企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产品的发展方向,内容涉及产销量、品种、规格、价格等,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与本企业产品有关的科技发展趋势,消费者的购买动向和购买力变化等。三是选择开拓国际市场的有效方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主要方式有:产品出口、许可证交易、特许权交易、对外承包工程合同、股权式合营和独资企业等。也可采取“三来一补”的方式,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哪种有利就选择哪种方式。
所以,了解“信息”才是走稳市场的命根子。时下,做企业的朋友、做产业的人员,最好是广泛搜集培养信息,多多论证信息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