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马维国)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反馈意见,罗山县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成为河南省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省共有18个县区获此殊荣。

近年来,罗山县始终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中心工作和战略任务来抓,千方百计加大经费投入,全力以赴改善办学条件,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巩固提升办学水平,全县教育事业向均衡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城乡统筹,改善办学条件。办学条件是均衡发展的核心指标。多年来,该县始终坚持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思路,在优化学校布局的基础上,积极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2010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1.8亿元用于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实施了校舍维修改造、薄弱学校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周转宿舍建设、教学设备充实、现代远程教育等“六大工程”,新建教学楼、食堂、学生宿舍楼200余幢,校容校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基本实现了“最好的房子在学校、最美的环境是校园”的办学目标。

多措并举,优化教师队伍。师资力量是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该县一是建立教师补充机制。每年公开招聘大学毕业生,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招聘的新教师直接定向到农村具体学校、具体学科。二是建立教师支教机制。坚持城镇中小学教师申报高一级技术职务到农村学校任教制度,选派城镇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农村偏远学校支教。三是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大力实施教师“国培、省培计划”和“名师工程”,不断完善县、乡、校三级培训网络。四是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实行校长定期交流制度,鼓励优秀校长到农村学校任职,积极选用骨干教师充实农村学校班子。

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公平享受教育资源是均衡发展的本质要求。该县一是关爱留守学生。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网络,建立了代管家长、家校联系、结对帮扶和应急处理制度,开展了“千名党团员领导干部与千名留守儿童结对助学”活动,推广建设留守学生俱乐部、少年宫。二是关爱残疾儿童。建立了残疾儿童教育保障体系,完善县特殊教育学校保育设施、康复设施、生活设施、学习设施,让残疾儿童集中接受规范化教育,同时落实随班就读制度,让有条件的残疾儿童都能就近入学。三是关爱务工子女。指定县城4所公办学校作为接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的定点学校,简化入学手续,随机编班,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四是关爱贫困学生。建立了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家庭困难寄宿生落实“一补”,做到应补尽补,各学校都想办法对特殊困难学生给予关怀和资助,让所有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切实实现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