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浩然
记者前言:
依托手机的新媒体、新平台层出不穷,对于喜欢新鲜事物的青年来说,拇指族、拍食族、低头族,这些新词的出现,正反映了这个群体的鲜明特点。“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如果我们只是看到表象,而不去思考背后原因,只会与解决问题的道路背道而驰。
1995年,北京中关村“中国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前方500米”的大路牌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近30年过去了,对信息的渴求成了每个人在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基本诉求。QQ成就了马化腾,博客成就了徐静蕾,微博成就了姚晨,微信的火爆也只是近三年的事情,新的媒体在不断衍生,新的平台在不断推出,只有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才能看清本质,才能在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青春信阳》在行动
微信,一个时下最火的信息平台,正迅速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社会化媒体的焦点,无论是在北上广深,还是地处中原腹地的老区信阳,新媒体、新平台、新思路的变化,正如春雨润物般的悄悄地改变着每个人。
经过3年发展,微信击败了几乎所有对手,成为目前最大的移动互联网软件平台。在推出公共账号之后,由媒体机构和自媒体为主体的200多万个公共账号,为超过6亿的微信用户提供了海量的新闻信息,各种各样的垂直化、小众化、细分化的生活资讯与互动服务,用户几乎可以用微信解决一切移动互联网需求。用“手机即时通讯软件”,已经远远不能用来形容微信,它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
3月3日,团市委《青春信阳》微信平台上登出了解放军报理论部刘新如的《甲午的殇思——写在甲午战争两个甲子之年》文章,经过数个朋友圈的转发,使远在千里之外的天津,《今晚报·经济周刊》副总编辑杨寿清也对此文进行了转发和评论;
3月9日,通过邀约,来自我市各县区的77名创业青年领军人物齐集团市委“创业吧”活动现场,共有21个项目有达成融资意向,涉及金额500多万元;
3月10日,早上9时,正在整理文件的韩小姐听到手机里熟悉的提示音,微信又来新消息了:定于本周末举行的,团市委第十一期“同心圆”活动,将同时开展“拥抱春天,播种绿色”植树活动,为我市广大单身男女搭建联谊平台。
自1月6日团市委微信平台“青春信阳”正式开通之后,短短两个月,这个平台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依靠新媒体搭建的新平台而提出了什么新思路。我们下期将为读者揭示:《青春信阳》微信平台幕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