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然

春晚小品《扶不扶》播出后,在网络和社会上引发了关于“马路道德”的热议。虽然“马路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典型案例,但道德并不只表现在马路上,而是无处不在。因此,我们更应倡导马路以外的道德。

最近,一所大学列出16个有关道德的问题,面向社会进行问卷式调查。这些问题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过马路、乘车让座、闯红灯、助人为乐、爱护绿地、讲究卫生等。调查的结果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大部分人都能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忧的是还有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违背社会道德的严重性,甚至有些人在做有违道德的事时抱着侥幸心理,还有的人干脆“随大流”——看别人闯红灯、乱丢垃圾、随地吐痰、践踏草坪等,非但不制止,反而跟着做。这不得不令我们反思:社会道德的全民自觉,尚需假以时日,更需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一个人可以在马路上“扶起”良心,那是他的社会良知与道德操守使然,更是其道德行为的结果。因此,在全社会倡导文明道德风尚,须从每一个人做起,形成崇善向德、见贤思齐的道德意识,养成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作善举的道德行为。同时,要大力宣扬时代道德楷模,增强道德榜样的示范、引导与相互感染的力量。比如在我市,充分发挥十大“道德模范”、十大“信阳好人”的影响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让违德者无地自容,让“跟风者”无处落脚,让“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无法安身!

一个人影响一大片,影响出社会的好风尚;一个善举树立起好形象,释放出社会的正能量。只要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汇涓流而成江海、积小善而成大德。从而,在良性的互动中,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拥有良好道德水准的现代公民,让每一个家庭都成为温馨幸福的生活港湾,让整个社会成为和谐美好的城市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