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记者 胡巨成

本报记者 吴 菲 向 炜

去年秋天,在“中国电子第一街”——深圳华强北路地铁站口,一幅“投资信阳赚钱多、麻烦少、身体好”的广告横幅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这是深圳市手机行业协会的独创,为了让当地更多的手机企业转移北上,会长孙文平用9个字概括信阳、推介信阳。

9个字,简约而不简单。一句“身体好”,道出的是信阳卓越的生态“硬环境”。

大别山横贯信阳南部,淮河横穿信阳北部,一南一北两大天然“生态屏障”,造就了信阳“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独特生态环境。在河南省的屡次评比中,信阳的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依然全省第一。截至去年,信阳已实现“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五连冠,以总分第一入选“201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并荣登“2013年中国最美丽城市排行榜”,先后赢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中国最具绿色竞争力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等诸多称号……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在信阳调研后指出:总的来讲,信阳的发展优势有很多,但最大的优势是山水、阳光、湿度、温度、新鲜空气、降雨量、区位等构成的综合生态优势。

这是祖上留给信阳的“宝藏”。信阳市市长乔新江在香港城市论坛上自豪地宣称:生态文明是美丽信阳的核心竞争力。

浉河区委书记邵春杰深有体会:“过去我们去发达地区招商,没什么办法和招数,只能靠拼喝酒,拉感情。现在不一样了,信阳生态的牌子叫响了,四面八方的客商都主动来了!”

环境要保护,经济要发展,如何找到它们之间最佳结合点?信阳市委书记郭瑞民有自己的辩证法:不发展不行,原始社会生态最好,能回去吗?但只讲GDP不要环境更不行,怎么办?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讲“亩均”效益,在最小的单元面积内生产最大的效益,以最小的资源付出获得最大的工业收益。正是坚持这种指导思想,信阳才有了现代家居企业、电子信息企业的“扎堆”、“连营”,既形成了产业发展高地,又加快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产业集聚区建成绿色生态文明发展的典范。

环境也是生产力。信阳着意利用优良环境积极引进动漫、软件创作等高端产业。前不久,信阳与福建榕基软件集团正式签约总投资6亿元的“信阳榕基软件园项目”,环境与产业相得益彰。

在生态“硬环境”优势稳步提升的同时,信阳投资“软环境”也在同步改善。这就是孙文平说的“麻烦少”。

改善“软环境”,信阳从服务着手,从解决问题入手。郭瑞民说:“安排做什么才做什么,是正常工作;需要什么就做什么,才是优质服务。”信阳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内容只有16条,条条含金量十足。

67项政府审批权限下放了,6项市级审批事项合并了,对保留的审批服务实施流程再造,实行人员派驻制,开启产业集聚区与职能部门的“直通车”。去年,“零阻碍”窗口、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中小企业服务中介相继成立并发挥作用,实现了在一幢办公大楼里就能满足企业评估、保险代理、验资代理等多方面的需求。

每两周召开一次的产业集聚区重点项目攻坚督导协调例会,市里主要领导悉数参加,各产业集聚区和市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有经验互相启发,有问题不遮不掩。从解决水、电、招工等项目建设问题,到建造职工公寓,解决务工人员安居、就医、孩子上学等生活问题,协调例会一次比一次深入,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是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确保了产业集聚区健康有序发展。

“这里服务很到位。我们开展的几个创新型项目,当地政府除了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扶持外,还协助我们进行推广,企业服务中心也让员工们住得舒心。”深圳星天空数码有限公司总裁张嵘博士如是说。

在做好生产性服务的同时,信阳市着力做好生活性服务,让“四集一转”中的“农民向城镇转移”落到实处。按照市里要求,各产业集聚区加强生活配套服务。比如,淮滨产业集聚区建起公寓楼6栋,有单身宿舍,有夫妻房,有工人俱乐部、食堂、超市等,能入住企业员工5000人到7000人。其建成投用不仅留住了工人,更实现了产城一体、产城融合,加速了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有了“身体好”、“麻烦少”,“赚钱多”将是必然的。信阳光谷节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3年的总收入就比上年增长了两倍。

产业转移就像“候鸟迁徙”,哪里气候适宜,它就迁徙到哪里。去年,信阳除参加省里举办的一系列招商活动外,还成功举办了信阳首届手机产业发展论坛,承办了工信部在信阳召开的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共签约项目100个,投资总额超过294.8亿元。去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4.2亿美元,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80亿元,同比都增长20%以上。

灵山秀水,成就了宜居之地;服务新风,打造出创业之城。信阳的“软”“硬”环境正在释放着无穷的魅力。

(原载2014年3月4日《河南日报》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