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鸡公山管理区李家寨镇彭家沟村谢桥组 吉传厚

本报记者 高晶晶 整理

都是政策好,才有我这农家乐。我姓吉,儿女在外打工。我老吉做事,首先要琢磨能不能成功,只要有一点儿成功的可能,我就干!我就说说我开农家乐的事吧。

我们这儿风景好,依山傍水,对面还有个波尔登森林公园。听说区里、镇上有政策,路修好后要搞农家乐,政府投资修路,房子有人设计,还免费供瓦,我就带头干了。一开始,我们家没厨师,开业时,因为我老婆怕做菜花样少,琢磨着要请个厨师。

万事开头难。为了请个厨师,我想尽了办法。一开始四处打听,有信了就亲自去看。找了好几个,最后定了鸡公山新店的妹子。我上门去请,人家说要带孩子。那妹子的孩子正上小学五年级,如果她要到这边来,孩子上学就成了问题。我也犯愁了,于是去找了我们这边谢桥小学的领导,说了那妹子的情况,学校答应可以接收。转回头,我又说服那妹子,好说歹说,谈好工钱,把孩子上学的事安顿好,人家才过来。当然,事后也证明我没白费心思。

临近过年,孩子放寒假了,厨师要准备过年的东西,就暂时先回家了。这一走,客人一多,店里的人手就转不过来。赶得巧,上头湾的李大姐平时在别的饭店给人做饭,正好在家。我马上把她请过来。李大姐虽然都60岁了,但菜做得好,干活也利落。

我以前就是个(工地上)提灰斗的,啥都不精通,更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做个生意。都是托政策的福啊,不然哪过得这么好!我啊,真得谢谢党和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