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罗山县乡村教师 朱远洋

本报记者 向 炜 邹 乐 整理

我是2008年考过来的,说起来到这个地方还真有点戏剧性。当时我在信阳师院上学,受同学之托(他住在这个村)去看他在市里住院的亲戚,也就是熊店小学的老校长,和老校长聊了很久,知道了学校的状况后,我当时就答应老校长:毕业考到熊店去!

第二年报考时,我还真如愿考到这里。报到那天,我一路打听,倒了四趟公交车,又坐了小三轮,花了半天时间才找过来。上班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大学同学来看我,几经周折找到这个学校,见面第一句话:这地方,来一趟,不想来第二趟。80后的大学本科生咋想到这里?呆两年还是想办法走吧。

我其实也有过动摇,真正触动我留下来,是因为几次家访。在教学中我了解到,为了不迟到,离校最远的孩子早晨5点就得起床,打着手电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一次,我也是在山里小路上绕了将近5公里,来到一个学生家中,看到自己的学生一回到家就趴在房外的小板凳上写作业,我的心就是一酸,同时也感觉很欣慰。还有一次家访,孩子的爸妈在外面打工,爷奶领着6个娃一起生活,非常困难,家里连个像样的桌椅都没有,我刚准备坐下,孩子的爷爷赶紧用袖子把小板凳擦了又擦。孩子们上学这么难,再没有好点的师资教育,那怎么能行?

为了让自己更加安心工作,我做通了当年同时考入罗山县当教师的未婚妻张亮亮,让她从另一个离县城较近、交通方便的潘新镇小学申请调到这里来。现在,我们的孩子都3岁了。在我的带动下,这几年先后又有几对年轻人扎根到这里。过去是8个老教师3个年轻人,如今有9个年轻人3个老教师,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人数也增加了,山里的条件苦点,学校的环境差点都没事儿,年轻人在哪儿干都得脚踏实地好好干!我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能有更多的人来关心这些山里娃的教育。我感觉能让山里娃学到知识,心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