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全 非 雪

这是信阳文学的一次“整装”,这是信阳文学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和检阅。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信阳市何景明文学奖得以设立。从此,信阳市有了自己的专业文学奖项,有了一个推人才、出精品的崭新文学平台,信阳文学界为之一振。

2013年9月,中共信阳市委宣传部、信阳市文联组织开展了首届何景明文学奖评选活动。经过作品征集、资格预审、初评和终评四个阶段,最终信阳本土16位作家的15部(篇)作品脱颖而出,分获长篇小说奖、中短篇小说(含小小说)奖、诗歌奖、散文奖、文学评论奖等奖项。

这次评奖,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我市成立了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及评委会和办公室,面向全社会征集作品,2013年12月2日,将48部(篇)参评作品进行公示,并分别于12月11日和12月21日组织初评和终评工作。12月30日,评奖结果进行公示。省、市两级文艺界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认真工作,依照标准严格评审。

这次评奖,参评和获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2008年7月至2013年9月信阳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在这个时期内,信阳作家辛勤耕耘,创作出了一大批文学佳作,先后获得了河南省首届杜甫文学奖、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河南省五四文艺奖等,信阳文学百花园花团锦簇,香溢千里。

这次评奖,是一次自我审视。我们欣喜地看到信阳文学的长足进步:信阳诗歌方阵风采依旧,信阳散文成绩喜人,信阳中短篇小说积极上进,信阳长篇小说奋起直追,信阳文学评论和杂文努力开拓。在全体文学创作者和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信阳文学按照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气质、自己的节奏不断求新立异、攀爬跨越。这些散发着浓郁地域文化馨香的作品,集中体现了近年来信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动局面,集中展现了全市文学界潜心创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这些获奖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家国情怀、创新意识、积淀传承、新人辈出、“新枝”绽放,更加坚定了我们繁荣发展信阳文学事业的信心。

家国情怀

这些作品贴近时代,贴近现实,体现了信阳文学现实主义的传统。

沈靖的长篇小说《女镇长》,是作者积20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心血之作。小说真实描绘了当代基层官态,再现了女性从政的种种艰难,细腻描绘了女性的感情、人伦、事业之间的纠葛,展示了当代农村发展现状。小说汲取了侦探悬疑小说的技法,独具匠心地描写一组别具特色的爱情故事,为艰辛困难的乡村生活涂抹了几分亮色,笔锋直抵人性幽微,读来令人震撼、发人深省。小说是底层中国的真实写照,而底层的希望是民族的希望。

弋潇、李昌斌的长篇小说《桂花开了》,是一部叙事宏大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小说以当年从大别山走出的红四方面军、后在西路军西征途中被俘、继而失散的女红军刘凤英为引线,再现当年西路军中大别山儿女在河西走廊悲壮的历史。小说重点描写了不同人物的理想、信念、追求和交织在一起的情爱,以及革命者同日伪斗智斗勇的故事,表达的是不屈的尊严和光荣的使命。

汪宗军的长篇小说《梦开始的地方》,是以信阳农村改革发展为大背景,书写的是当前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广袤而富饶的土地上学习、生活、工作、创业和婚姻的故事,小说通过对女大学生村官董妮在梅花村酸甜苦辣的生活描写,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大学生村官这一特殊群体。全书不避繁难,故事娓娓道来,真实可感。

军旅诗人温青的长诗《天堂云》,是诗人抱病主动请缨,随野战方舱医院参加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活动的诗歌收获和生命收获。诗人通过对藏族精神文化的深度体验,诗意地挖掘民族、集体、公民和经历者自身的精神体认,再现了一个民族和一个公民精神世界的瑰丽与博大。长诗将人物的命运与高原上的万物紧密结合起来,赋予长诗一种苍茫的气质。长诗体现了诗人以生命深情书写,以崇高责任与庄严使命勇敢担当的豪迈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信阳文学的良好基因。

创新意识

信阳文学一向注重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获奖作品不但体现出这一传统,而且提供了不少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新的审美经验。

陈峻峰的散文集《三炷香》,是作者历时十年阅读准备,三年行走创作,以生命寻根为精神指向的散文专书。全书以信阳根亲文化为支点,以中国历史上大规模中原人五次南迁为背景,以陈姓氏族源起、流变、衍生、播迁为书写脉络,探索中国人氏族、宗族、家族、民族血脉渊源和生命情感,再现历史的血性与激荡、悲壮与恢宏,袒露出一个个体书写者的生命体察、精神洞见、文化思考和民间情怀。作家借“香火”来结构全书,努力完成和展现“历史”和“现实”的两个“在场”,在全书架构、体例设计、语言方式、写作视角等方面,都竭力在“文本”意义上有所创新。

胡亚才的散文集《另一种存在》,是作家本人迄今为止最为深情、最为饱满的存在书写,充满了耕作的精神和敬畏的情怀。该书是以石佛老家作为生命回望的原点,在从容的叙写中展开了作者由农村到都市、由故乡到域外的人生踪迹和精神徘徊,寻找、呼唤、憧憬、期盼、惶惑、挣扎、突围,它们如一朵朵飞溅的火焰,闪烁着灵魂自然的渴望与生命本真的诉求。身处纷繁世事的作者一面在炙烤般的生活中爱着痛着思虑着,一面深夜扪心、于万籁俱寂中品咂生命的悲欢。

田君的诗集《忐忑》,是一部反映中年人生活、情感及对周边事物考量与反思的短诗选集,是诗人由青年蜕变到中年的一部心灵记录史。诗人从尘世的方方面面着力写来,以丰富独到的生命感悟和生存体验传达出了抒情主体对尘世的关注与期待,热爱与眷念,忐忑与不安。“忐忑”是整部诗集的诗意着眼点,是诗人本真灵魂的流露和抒写。全诗坚持了母语化的写作方式,大气洒脱,雕琢无痕,荡气回肠,直逼内心,在不经意的日常化的诗语中给人带来瞬间的震撼和美感。

扶桑的诗集《扶桑诗选》,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它以内敛柔和的姿态显现了其诗歌品质的圣洁。扶桑的诗起点甚高,在诗坛亦声名远播。浅唱低吟间留存的是自我生命流逝的痕迹,显现的是对于纯粹情感的寻找和对有尊严的生活的守望,虽然弥漫着一种忧郁和感伤,却也不乏凌厉和决绝。扶桑的诗尝试还原一些戏剧化或具有象征意味的场景来丰富和温暖有些冷清的独白,诗歌因此获得一种亮色和强度。扶桑的诗视野宽广,精神向度弥足珍贵,其感染力深入骨髓。

创新意识,应该成为信阳文学的一种自觉。

积淀传承

这些作品呈现出一个重要的特色,那就是对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反映与思考,积淀与传承。

赵主明的三卷本散文集《赵主明作品选》(《行缘》、《识缘》、《世缘》)呈现了作者对纷纭世事、物理人情的感知和体味,此类言说体现了“从心所欲”的自由写作精神,其随意挥洒的写作姿态最接近散文写作的至境,也最容易生出宛若天籁的好文章。其中一些短章,简淡有味,常常让人想起孙犁等名家的一些散文。其中的文字具有持久的、绵密的、渊源的热度,这种热度来源于作家对生活的本真的热爱。只要去除了功利之心的遮蔽,就会发现所有的人事都饶有生趣,这大概是“缘”的真谛、去蔽功能。

多年来,陈有才先生以他不屈不挠的写作为信阳文学注入了信心和活力,(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