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 铎 韩 浩 见习记者 韩 蕾 整理

我家一共有6亩地,2010年之前是既种粮又种菜,那时候我家年收入还不到2000块钱,冬天冷兮兮的,还要推着架子车出去卖菜卖粮。在卖菜卖粮的过程中,我发现,种粮食一亩地除去成本只能赚几百块钱,种菜的收入远比种粮的收入高,我就寻思着,能不能把我家的6亩地全都改成菜园,种上蔬菜,也好改善改善家里的经济情况。

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在我市启动后,我们村以“生态建园,产业富民”的发展理念,开始动员各家各户“田改园”,这个动员过程倒没费什么劲,因为村民都看到了种蔬菜带来的经济效益。

2012年,我们村开始正式施行“田改园”,现在俺村有个1100多亩的蔬菜园,以种植大葱为主,兼种时令蔬菜和返季节蔬菜。而且我们的蔬菜不用高效农药和化肥,全部用农家肥,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专家来我们村考察过,还授予我们村种的青椒、大葱、豆角、黄瓜和西红柿5种蔬菜为“无公害农产品”。

我们种的香葱一年最低可以收三茬,每到收获的时候,来收购葱的客户可多了,信阳的、北京的、郑州的、武汉的都有。为了扩大销售市场,提高村民的收入,我们村成立了豫皖大葱专业合作社和绿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在我们村已经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仅蔬菜种植一项,年收入近千万元,平均亩产值都在万元以上,人均年收入7000多元。

2013年,我光种大葱和芹菜就赚了8万元,我家的生活彻底变了样。以前卖菜是推着架子车,现在卖菜开着小货车去。这几天,我正在整理房子,把该配的家用电器都配齐,准备给儿子娶媳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