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2月18日电(记者 张兴军)春节过后,正是又一波农民工外出务工潮。记者在河南多地采访发现,这个劳务大省的输出农民工正呈现加速回流态势,由于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了在家门口就业,昔日的“候鸟式迁徙”正向现在的“钟摆式运动”转变。

29岁的李保平是国内一家制冷企业的钣金技工。一年多前,随着该企业在河南民权县投资兴建产业园,李保平的工作地点从青岛转到了家门口。他所在的班组30多名工人中,40%都是类似的“回流”农民工。

“2007年结婚后,我带着媳妇去了青岛的厂子。两个人每月工资七八千元,但是离家远开销大,逢年过节往返也不方便,回来后好多了。”李保平说,“我们打算多攒点钱,过两年在县里买套房,真正安顿下来。”

李保平们只是河南农民工返乡就业潮的“冰山一角”。河南省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该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为2450余万人,其中省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首次超出省外输出,两者差额为78万人;2012年,上述两项指标扩大至2570万和332万;2013年,省内外就业差额创下386万人的历史新高。

记者在民权、孟州、平舆等县市的产业集聚区采访发现,由于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电动车成了农民工的常用交通工具。每到上班时间,道路上的电动车一辆辆、一排排鱼贯而过。等到下班,同样的场景换个方向再次上演。

民权县委书记王仲田说:“从‘候鸟’式长途往返到‘钟摆’式上下班,对成千上万的农民工而言,这一变化意义重大。创造条件让返乡民工能够进得来、留得住,最终实现农民变市民,将是未来县域层面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