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各有一所“大学”。东岸,是占地690亩、投资2亿元的大别山干部学院。一期工程5.1万平方米,从2013年7月开工到当年年底主体封顶,创造了新县的“深圳速度”。西岸,是占地300亩、投资3亿元的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一期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一片蔚蓝色的中式建筑在蓝天碧水的映衬下,是那么的美丽和壮观。

县城南部也将是一个新区。现在,正把城区至将军故里景区的道路取直拓宽,规划建设大健康产业基地,现在已完成一期工程征地1100亩。县城东部,2013年加宽改造了东明路,并把铁路以东区域规划为新的居住区,分流中心城区人口压力。

通过“北扩南延东进”,把县城从大山里拉出来,扩张了城市空间,完善了城市功能,优化了城市布局,做实了城市经济,再过3至5年,一个新的中等城市将展露英姿。新县县长吕旅说,“将来,我们新县城区从南向北,依次是药城、红城、商城、教育城、产业城、五城同建、产城一体。生活在这座城市,人民群众将更加幸福和自豪”!

让群众参与作决策

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最大限度让群众参与决策,是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重要途径。

“群众说了算,政府定了干。”近几年,新县县委、县政府在进行重大决策时,都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不仅多次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而且每年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工程、民生实事,在县电视台、《今日新县》、政府网等媒体上进行公开征集,并将初步确定的重点工程、民生实事进行再公示,反复组织论证,最终确定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认真组织实施。2012年以来,全县相继实施了包括城区居民饮水安全、交通整治、乡镇敬老院建设、老年人和残疾人“温暖计划”在内的20多项实事,受到老百姓的称赞。

征地拆迁安置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县城原征地区片地价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2013年在新一轮地价调整中,新县有关部门先后三次召开听证会,本着尊重事实、统筹兼顾的原则,力求充分体现群众意愿,对全县24个区片地价分类调整提高,有效维护了群众利益。

长潭居委会汪畈区域拆迁,是县城城中村改造中的“老大难”问题。2013年3月,县委、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就此深入调研,多次征求群众意见,确立了“先安置、后拆迁”的原则,将最优越的地段划为群众安置区,并将原拟定政府出让建设的临街土地,划拨给群众建设门面房,确保了群众利益最大化。方案出台后,得到安置区群众的一致拥护。2013年8月12日,该区域107户被拆迁户自请拆房机械50多台,不到40分钟就自行完成了地面建筑物的拆除。

近年来,新县采取类似汪畈村这样最大限度让利于民的安置方式,先后顺利完成了艾洼、方湾、裴河等10余个区域的拆迁安置工作,安置拆迁户4800户1.7万人。在这些征地拆迁安置中,由于政府顺应民意、让利于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几年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因拆迁引起的群体性事件。

在新县,县长热线电话、新县网、百度新县贴吧都是领导听取民意、群众参与决策的平台。2013年,县长热线收到市民反映城市建设管理的意见建议500多条,大部分建议都被相关部门采纳。叶林居委会杨树垄村民组居民阮观礼,2013年8月拨打“县长热线”反映安置区道路需要硬化,县政府当天就安排国土、电业、水利等单位现场勘察,制定建设方案,不到1个月,道路硬化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群众发给县领导的手机短信,也是县委、县政府进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县委书记杨明忠经常告诫干部,“短信里面有民生。群众在短信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和批评,能够帮助我们审视工作中的不足,把老百姓关心的事办好。”在他的带动下,分管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袁钢,副县长臧曼,县政府党组成员祁璟,每收到群众短信,都及时转发给有关局委的负责同志,要求他们认真研究、提出建议,有时还主动与发信人联系,及时到现场查看,听取群众的具体想法,能立即办的决不拖延,条件不成熟的,也耐心地向群众解释清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让群众参与决策,决策就会更科学,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几年来,新县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先后拓宽改造了香山西路、解放路、航空路、京九路、东明路、潢河南路等城区主要道路,新铺设城区供水管网47.1公里、排污管网29.5公里,新修建和加宽城区桥梁3座,新建和完善了一批农贸市场、街景游园、垃圾中转站和夜景亮化设施,城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保障能力有了显著增强。

为群众排忧办实事

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只有牢牢坚持为了群众、方便群众、服务群众,把好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才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新县城区多山,过去依山就势自然形成的背街小巷,“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居民为“出行难、如厕难、路不平、灯不亮”大伤脑筋。2013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城区60条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改造,并在实施中顺应群众要求,将背街小巷治理数量追加至74条,总投资1200多万元,实现了县城背街小巷全硬化、全亮化,受益群众4100户1.5万人。

环卫工人是最弱势的群体之一。在新县县城258名环卫工人当中,有70%以上来自农村,他们面临着“吃饭难”、“住宿难”等问题。2013年3月、10月,县公用事业局先后建成了两处环卫工人爱心食堂,免费为城区环卫工人提供早餐和午餐。环卫工人吴继东说:“以前早上顾不上做饭,一天只吃两顿,中午时间紧,往往在街边随便对付一下,现在食堂里有空调、电视,每天都能吃上可口的饭菜。”

新县除了为环卫工人建设爱心食堂,县财政还拿出100多万元,为城区环卫工人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将符合条件的环卫工全部纳入城乡医保和养老保险体系,2013年还组织城区环卫工人进行了两次免费体检。2014年年初,县政府又投资500万元,新建了环卫工人爱心公寓,配齐床铺、电扇、热水器、电视机等生活设施,免费提供给近百名环卫工人居住。现在,劳累了一天的环卫工人,不仅有地方休息了,还可以在爱心公寓的淋浴间里冲个热水澡,洗去满身的疲惫。

过去,由于电力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新县城区三天两头停电,老百姓对此意见很大。从2012年起,县电业局投资8000万元用于城区低压电网综合改造,建成了城区10千伏环网,并新建变电站2座,架设主供电线路16千米,新建箱变15座,对城区金水小区、钟畈小区、方湾小区等片区低压电网进行重点改造,解决了11000户居民的正常用电问题。

行走在县城新修的南环路上,垂柳依依,流水潺潺,路面宽阔,路灯、护栏、排水设施一应俱全。很多人不知道,这条道路的修建源于县长吕旅的一次接访。2012年年底的一天,吕旅在县信访接待大厅接访,有两位群众前来反映南环巷通行不便问题。他下午即带着县住建局、新集镇负责同志现场踏勘、了解情况,没过几天,县政府就安排对南环巷进行整修,不仅把沙石路面修成水泥路面,还进行了拓宽,“南环巷”也因此变成了“南环路”。89岁的退休老教师彭道萃说:“以前,这里只是一条羊肠小路,一到夜晚,黑灯瞎火,居民基本不敢上街。”看到身边的变化,老人十分高兴,作了一副对联表达感激之情:“政府治河,排污水而流清泉;小区修路,革旧貌而换新颜。”

物业管理是新县社区管理的薄弱环节,不少群众反映居住小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后续管理不到位、治安状况差,老百姓有意见。从2012年开始,新县在城区启动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县政府专门在银基北城花园召开了试点动员会,动员各小区开发商拉围墙、建大门、聘保安、装监控,推行规范化物业管理。经过示范带动,县城目前已有11个小区实现物业公司进驻。为进一步推行这项工作,新县还将2014年定为“县城物业管理服务年”,到年底实现200户以上的规模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100%的目标。

听群众呼声勇治乱

人民群众的呼声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折射出政府工作的不足。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是近年来新县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牢牢把握的一个准则。

前些年,新县房地产开发秩序一度混乱,一些开发商通过削山造地来建房子,一些城区山体遭到破坏,部分区域甚至形成地质灾害,直接影响到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了“青山绿水、蓝天红城”的美丽形象,干部群众对此有意见。还有一些小老板以“旧房翻建”名义,进行违规开发,导致老百姓买了房子却办不下来房产证,群众为了办证问题经常到县政府上访、堵门。针对这些问题,县委、县政府抱着对人民群众负责任的态度,敢于揭丑,勇于亮剑,从2011年年底开始,强力推进县城规划区土地和城市建设管理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第一拳,对挖山毁林严厉打击。2011年8月,新县城关居民陈某违法开发房地产,肆意开挖白果树村红龙村民组“虎背山”。县委、县政府责成森林公安部门迅速侦查,当事人成某受到了相应的刑事处理。以此为契机,新县组织开展了严厉打击挖山毁林行为的专项行动。两年来,结合城乡林政资源管理,全县共对65起挖山毁林事件进行了严肃查处,对8名当事人给予了刑事处理。党委、政府的坚决态度,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管,政法机关的有力打击,有效制止了挖山毁林乱象,老百姓拍手称快。

第二拳,对违法建设查处到位。2013年春节过后,新县对县城所有违法建设工地进行了全面强制停工,紧接着县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了《新县县城规划区土地和城市建设管理突出问题分类处理指导意见》,引导房地产开发经营者主动申报,自觉接受调查处理。一年来,全县共查处大小违法建设项目近百个,追缴土地出让金、建设规费等1.8亿元。通过对违法建设项目的严肃查处,理顺了房地产开发经营秩序,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三拳,对规划审批建章立制。2013年3月,新县制订出台了《关于对土地供应、规划审批和房地产开发经营实行“五禁止、十不准”的规定》,对行政审批的程序和内容列出“负面清单”,从制度层面严防各类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县政府成立了规委会,对用地性质变更、规划编制和调整等一律上会集体研究、阳光决策。

平安是百姓之福,是政府之责。2012年5月-7月,几个盗窃团伙流窜到新县县城,夜晚蒙面到居民家中盗窃,连续作案20多起。这是近年来新县影响最大的一起系列盗窃案,虽经公安机关侦查破案,但仍引起市民的极大恐慌。通过这些案件,县委、县政府认识到,让广大市民有安全感,是建设“人民满意城市”的最基本要求。2013年年初,县政府投资852万元实施城区公安视频监控工程,实现了城区主要干道、重点区域的全天候、无盲区电子监控。县公安局又组建了30人的治安巡防大队,在城区设置4个警务综合服务站,把警力沉到基层,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置。2013年12月30日夜,新县城区一学生被歹徒持刀绑架,绑匪电话索要赎金200万元,公安机关仅用6个小时就把歹徒抓获,人质安然无恙。县公安局局长张毅说:“城区视频监控系统对我们侦破这个案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人防、物防和技防‘三位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已成为新县市民的平安保护神。”

受群众监督建精品

民意是天平,民心是裁判。城市建设管理的好与坏,群众最有发言权。在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新县县委、县政府不仅在决策环节察民情、听民意,而且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群策群力打造精品工程。

京九路是县城三大主干道之一。这条路建设时间长,路面破损严重,群众要求改建的呼声高。2012年年底,县委、县政府在讨论将要实施的十件民生实事时,县委书记杨明忠明确提出:“我们要用好每一分钱,既要建设提升品位、提高形象的‘亮点工程’,更要建设方便群众、雪中送炭的‘民心工程’!”县委、政府果断决策,将原定当年实施的潢河中路改造工程暂缓,优先安排改造京九路。

京九路改造工程开工前,在沿路醒目位置设立了四个巨幅公示牌和效果图,公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名称和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在工程施工中,每一次混凝土浇筑,每一块地砖铺贴,每一棵树木栽种,每一盏路灯安装,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为提升道路综合交通效率,在充分听取市民意见的前提下,京九路规划设置了道路隔离带、交通标识线、人行道出口、盲道、防撞墩、泊车位,全路实行“三线”地埋。对群众通过短信、微信和县长热线等途径反映的设置不合理的人行道口、车辆调转路口和部分盲道出入口,都及时进行了调整,让老百姓方便、满意。

东明路是县城连接东部乡镇的重要通道。这条路以前晴天坑坑洼洼、碎石满地,雨天积水成潭、泥泞不堪。根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沿路群众的要求,2013年,县政府对该道路实施综合改造。施工过程中,由于路基过低,造成两侧道路坡度大、群众出行困难。为此,县政府安排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附近群众代表一道及时优化设计方案,调高路基标高,满足了群众意愿。

在县城背街小巷治理中,新县实行专业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方式,加强工程质量监管,除建设部门进行技术把关外,还聘请街巷居民代表、老干部等参与,把各个环节都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在工程验收时,由施工单位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巷区群众代表,市政、质检等部门共同参与,以硬化、美化、绿化、净化、亮化等“五化”及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参考标准,逐项进行打分评定验收,工程优良率达到99%以上。

住在长兴巷的李怀朗代表40多户居民,全程见证参与了他们的小巷治理工程:“巷子不光硬化质量好,工程还考虑得很细致,上坡路中间建有水泥台阶,路边安了不锈钢护栏和安全警示牌,阴雨天也好走了,以前没路灯,现在也装上了。”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成立以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根本保障,是新时期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新县县委、县政府将继续弘扬革命老区的好传统、好作风,着力建设一个环境优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让人民群众在这里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