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宗明 钱洪波 虞 静 余常斌
新县,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从黄麻起义的惊雷到大别山下的烽火,从苏区首府的辉煌到红军浴血的征战,从游击战争的坚持到刘邓大军的挺进,28年间,这里始终红旗不倒、火种不灭,铸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邓小平同志曾在新县说:“我们离开党的领导,活不成;离开了人民,离开了枪杆子,更活不成。”这是对大别山革命经验的最本质的诠释。
战争年代,新县靠人民群众闹革命;和平时期,新县靠人民群众搞建设。近年来,新县县委、县政府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始终,强化城市建设投入,完善城市功能,狠抓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质,新县县城先后荣获“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等多项殊荣,一座人民群众自己的城市正崛起在大别山下。
视群众期待为导向
新县县城,史称新集。过去是光山县南部的一个乡镇。国民党统治时期改为县治,以国民党河南省主席刘峙之“字”命名为经扶县,1948年被刘伯承同志改名为“新县”。建国后,新县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县城更是一个大集镇。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人们仍形容县城是“一个喇叭响全城、一个灯泡照全城、一根香烟转全城”。之后,历届县领导班子致力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改造老城,拓展新区,县城得到迅猛发展,2013年城区已扩张到1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万人。
但是,新县的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与时代发展和群众的期待相比,新县县城无论是规模还是品质,不管是功能和实力,都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比如,城市几十年来在大山的围合中打圈圈,因为建设用地奇缺,一些不法开发商靠削山造地来搞建设,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城市商业滞后,老百姓买汽车、购家具等很多还要去武汉;城市投入不足,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功能不完善,缺乏休闲娱乐产业,不符合旅游城市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县委、县政府着手进行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提出县城建设要拓空间、提功能、优布局、增实力,进一步做大做强。
如今到新县,很多人发现,在过去几年间,这座小城已悄悄“长大”。县城北部,是城市空间扩张的主方向。这里规划了近2平方公里的商务中心区和1平方公里的蔡庄行政区,同时通过213国道6公里改线,开辟县城新的迎宾大道,往北直达浒湾乡,把浒湾乡作为县城规划区的一个新组团。时至冬季,来到这里,仍是一片热气腾腾的建设场景。健康谷区域,群众的安置小区已在紧张建设之中。将来,这里将布局一个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一批特色街区和高端社区。213国道改线工地,几十台挖掘机、运输车辆一字排开,紧张地施工着。小潢河下游,县城第三座橡胶坝已经开工建设,届时,县城将实现小潢河十公里蓄水壮观景象。橡胶坝下游,一座新桥正在建设。这将是连接新县产业集聚区和商务中心区的重要通道。新桥两岸,(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