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马意翀 杨 勇

马年新春的钟声响过,记者走进河南荥阳,切身体会到农业合作社蓬勃发展的劲头。养猪专业合作社、养蜂专业合作社、石榴专业合作社、林果专业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社……个个经营得红红火火。“猪司令”鲁百顺和“养蜂王”王海柱谈到自己的合作社时,那股兴奋的劲头谁也按不住。

记者在合作社看到,一座座现代化的猪舍拔地而起。进入厂区要采取严格的消毒除菌。监控室里每一头猪的活动情况都被完整地记录下来。“我们养的猪冬天有暖气,夏天用空调,保持恒温24℃。比人都会享受。”鲁百顺告诉记者。

论起对自家“宝贝儿”的照料,“养蜂王”王海柱一点也不示弱。“合作社为每一位蜂农配置了装有GPS的手机,定时发布蜜源、花期等信息。我们可以随时掌握这些蜜蜂的情况,从源头上把好产品的质量。”王海柱告诉记者。

看着“养蜂王”炫耀自己的科技手段,“猪司令”不服气,指着自己的厂房说:“你那都不算啥,我的企业里有很多本科生、硕士生,你中吗?我们社里开会,社员那股积极的劲头比科长都积极,你的社员呢?”老鲁打趣说。

原来,今年元旦刚过,蜂益农家养蜂专业合作社的蜂农们便逐花而居去了。卖蜂蜜的活儿都交给了王海柱。

“我虽然不能和社员随时在办公室里开会,可是我24小时随时掌握他们的情况。”说完王海柱晃了晃手机。

“可我的规模比你大多了”老鲁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起了账。自联合养猪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已经销售了26.25万头猪,实现销售利润2625万元,节约支出9221.88万元。“社员每个月都分红,心里别提有多美了。”鲁百顺说。

“记者同志,你不能光听他说,尝尝我社里出产的蜂蜜。”王海柱递过来一杯冲好的蜂蜜茶,还未喝,空气中已经弥漫着蜂蜜的香味了。

“怎么样,甜吧?我们合作社坚持以真品换真心,质量绝对严格把关,将来还要靠它创品牌,开拓响当当的市场哩!”王海柱秀了一把自己的蜂蜜。老鲁尝了也竖起了大拇指。

“他的蜜虽然好喝,可是我不服气。你过几年再来看,我们要新增3万头猪的规模,建成3000亩的果园,建设沼气池,建成猪-沼-果模式的循环经济。”刚放下蜂蜜茶,老鲁又“得瑟”起来。

不知不觉,已接近午饭时间了,“猪司令”和“养蜂王”还在争论个不停。

(新华社郑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