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 光 程 成 王 洋 整理
我家的房子重新修整后,屋子也敞亮了,村里服务中心、文化广场什么都有了,我今年都70岁了,没事儿在广场上晒晒太阳,看看地灯儿戏。现在这生活,比以前舒服多了。
以前我们村都是老房子、泥巴路,夜晚走路黑灯瞎火什么都看不见。一到冬天,太阳一出来,冻住的泥巴融化后,只能穿靴子蹚着泥巴路赶集,路不好走还冻脚。一有个头疼脑热的,还得大老远的往镇上跑,很不方便。
2009年,县里对我们村进行了统一规划和改造,听说县里先后花了2000多万元。村口新盖好了一排排整齐的三层小楼,很气派,家家户户都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我们这些老房子也都进行了统一改造。政府给我家补一万多块钱,我自己又掏了5万多块钱,在4间老房子前面盖了3间新房子,门口还种了桂花树,一到秋天可香了。
住的条件好了,村里的配套设施也都有了:新修了宽敞整洁的水泥路,配了60多盏太阳能路灯,到点儿,灯就自动亮了,再也不用蹚泥巴路摸黑回家了;隔壁的文化广场也修好了,老年人一早一晚都可以在广场上跳舞健身,没事儿村里还经常搞一些文化活动,唱唱地灯儿戏什么的很是热闹。村里还建了个便民服务中心,办个医保什么的,直接去服务中心,方便又省事;村里请了两个保洁员,每天把村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看着也舒心。
现在,国家的政策好,把我们农村建设得也比以前漂亮。村里面的新农村社区很气派,老房子修得古色古香的,配套也都有了,干什么事儿也都方便。儿子在城里盖房子,还开了个茶叶合作社,孙子今年也都上高中了,我们老俩口没事儿就到菜地忙活忙活,在村后面养养猪。家里和谐,钱也够用,现在的生活真舒坦,挺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