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明确一个方向,就是全市13个省定产业集聚区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定位,打造主导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信阳邀请省内外专家对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和主导产业链条图谱进行认真评审,全市所有集聚区的产业链图谱已经成型,招商方向更加清晰。

选择一个地方,就是围绕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选择一个与园区产业关联度高、优势互补效应强的地区开展集中招商、集群招商和专题招商。改变过去遍地开花的撒网式招商方式,实现由“定向”招商向“定点”招商的转变。多年来,我市借助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博会、京津冀经济技术合作会等平台,充分利用前沿优势、生态优势和民智优势,引进了电子信息产品项目、信阳国际家居产业小镇、浙商纺织工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催生了一批产业。

持续一个时期,兴起一个产业,就是集中一年或数年的时间,坚持定向招商、定点招商、以商招商,形成产业集聚区招商的长效机制,推动集聚区快速发展。

目前,全市各产业集聚区均依托各自的比较优势,初步形成了高端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绿色食品、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等战略支撑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吸引了中铁集团、中国兵器总公司、中建七局、上海宝冶、中国维维集团、雨润集团、天瑞集团、沃尔玛、家乐福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到信阳投资兴业。

深圳是国产手机的重要发祥地。市委书记郭瑞民曾九下深圳,市长乔新江深入台资企业对接洽谈,引来了多家电子信息企业落户信阳,被省委书记郭庚茂誉为“无中生有”的典范。目前,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无中生有”,这里生产的液晶电视、智能手机等一批“信阳制造”产品填补了河南空白。2013年7月1日,信阳——深圳手机产业转移合作恳谈会在深圳举行。市长乔新江在会上宣布:信阳已初步形成了智能显示终端、数码影音终端、智能通信终端“三大产业链”,在手机产业发展上基础雄厚、势头良好。目前,已有64家电子信息企业落户信阳,形成了手机外壳、主板、摄像头等智能通信终端配套产品产业链。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共有1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亿元。

不只是电子信息产业,我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工业企业也得到了发展壮大,此类企业已达到116家,已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输变电设备、木工成套技术装备、农用机械、环保机械、船舶制造、火车车轮铸造为主的装备工业格局。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我市以产业集聚区为抓手,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严格限制涉水工业项目和传统工业项目在信阳的发展,使我市良好的生态不受到破坏。2013年,在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我市以“构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和“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抓手,让绿山青山为金山银山增值。

说到信阳保护生态取得的成效,不能不提到一件带有标志性的大事:2013年10月10日上午,信阳市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培育的34只朱鹮,从该繁育基地大网笼中飞出,展翅翱翔在风景秀美的信阳上空。据了解,朱鹮是世界上最为濒危的鸟类之一,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堪称国宝。此次放飞是我国在朱鹮原产地以外的首次放飞,这标志着我国在拯救濒危物种方面迈入新的阶段。

温暖如家 筑巢引凤

俗话说,请客容易待客难。招商引资好比请客,项目建设好比待客。信阳市产业集聚区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待客之道”——投资建设包含2500套公租房和综合楼、写字楼、科研楼等在内的企业服务广场,将企业员工就餐、住宿、培训等环节和行政服务功能实现就地覆盖,并大力引进创业辅导、市场开拓、技术援助、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专利事务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使之成为产业集聚区服务功能的有效延伸。

经济发展过程中,硬环境是基础,软环境则体现经济发展的效率。“对客商来说,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考虑投资的重要因素,细致入微的服务则更像是‘定心丸’,使客商放心投资、安心生产。”中国产业集聚区网首席顾问杨建国如此总结。

为了使企业招得来、留得住、建设快、发展好,近年来,我市一方面坚持产城融合、产城互动,把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信阳海关、商检、明港机场、陆路口岸和淮河航道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为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市委、市政府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突破资金、土地、人才等制约新型工业化发展瓶颈——

建立投融资平台。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资、多层次构建、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原则,按照“组建一级集团,实施两级担保,构筑三级网络,培育四级信用”的框架,成立了市级融资担保集团,并在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建立政府投融资平台30个,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入驻企业担保融资总额达到24.7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政策的引导作用。出台了《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首次成功创建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争取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2个。新增河南省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成功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博士后研发基地5家。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9%,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14.4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同时,全市还高标准建立了市、县(区)、乡(镇)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382个,大力实施“以职教促就业”计划,建立职教实训基地,着力解决企业用工难题。

市长乔新江认为,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按照“四一”招商要求,围绕主导产业,坚持集群招商,重点抓住行业龙头企业,努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集群型项目,提高主导产业的配套和竞争能力,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如今的老区信阳,13个产业集聚区呈现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敢想敢干、善做善成的老区人民正在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信阳工业”的传奇。

(明天请看《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信阳答卷——写在2014年信阳市“两会”召开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