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婧

春运一票难求,对于这几天没有买到火车票的旅客,铁路部门建议可以在三个时间点再试试有没有车票,第一个时间点是抢票后的45分钟以后,第二个时间点在晚上10点到11点,第三个时间点是开车前一到两天。不过,铁路部门提醒,捡漏也只是运气,不能肯定一定会买到车票。(1月12日《北京青年报》)

遥想当年迫于“买票难”舆论的压力,铁道部承诺的“时间表”,2007年说2010年解决“一票难求”,2008年说三五年后解决,2009年说2012年解决,2011年又称2015年改观,到了2014年,改组后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不再“更新”时间表,而是提醒民众捡漏靠运气,虽然体现铁总务实的一面,但春运回家的现实难题仍是一个待解的民生问题,解决的思路除了靠民众的运气,可能还得靠铁路的“人品”。

“人品”之一就是承诺的时间表还需不需要一个交代?作为市场主体的中国铁路总公司,显然是不需要承担这个任务了,但继承了铁道部政府职责的铁路局难道也要跟着失语?毕竟,“新官不理旧账”是不符合行政伦理的。截止2013年12月28日,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突破10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但仍只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人均拥有铁路还不及一支香烟长,在世界上排在100位之后。旺盛的春运需求与中国铁路运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负有“拟定铁路发展规划”职责的铁路局,至少还是应该给民众画个“饼”吧。

“人品”之二就是面对各种抢票闹剧的严格监管何在?春运抢票,铁总说靠运气,但民间却觉得不如靠“神器”。但是,一方面是铁总12306网站与各大网络公司关于“抢票插件”的“屏蔽与升级”的循环较量;另一方面是黄牛破解了12306网站的限制,以毫秒速度实时刷票,10分钟就买到了1245张车票。铁总已经市场化了,一面当“运动员”,一面又当“裁判员”大喊“维护公平”。而耐人寻味的是,真正负有监管责任的铁路局,至今却还没有现身发言。

“人品”之三就是铁路一票难求,怎样提供替代方案呢?负责运输的不只有铁路,还有公路、水路和民航,将“一票难求”的板子都打到铁总身上也不公平,短期内靠铁总单方面解决“一票难求”的问题也不现实。

当然,作为重要主角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也需要锤炼“人品”。比如,身价5亿的12306网站为何斗不过黄牛?在互联网企业都已经24小时365天服务的情况下,为何在春运高峰还要坚持每天晚上23点至第二天早上6点进行系统维护呢?电话订票为何也经常“卡壳”呢?为何现在只显示车票剩余数量,不将各个渠道投放的车票总量也完全透明呢?这些“人品”的锤炼,要靠铁总的自觉,更要靠铁路局的监管。

民间开玩笑,抢到不票,不是“运气”不好,而是“人品”不好,不知道铁路局看到这样的玩笑没有。但铁路局应该要有自知之明,民众之间说的“人品”不好只是自我解嘲,自己才是真正被揶揄的对象。春运抢票靠捡漏,靠“运气”,可能更要靠铁路局和铁总的“人品”。对此,铁路局和铁总既不可采取“鸵鸟”策略回避,更不可“满嘴跑火车”,得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证明“人品”,否则,民众的怨气是难以消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