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 炜 实习生 齐传彬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迅速上升,机动车停放问题很难在短期内迅速解决,如何有效缓解我市老城区停车难问题呢?记者在走访中,大家一个普遍的共识就是:必须提高对停车问题的认识,明确停车问题的地位与属性,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方法加以解决。

措施一:规划建设停车场地

“建议政府将停车场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范围,与道路、公共交通等具有共同的性质,享受适当的扶植和优惠政策,比如在拆迁、征地、税费和贷款等方面。有了政策,就可以降低公共停车场建设的成本,加速停车难问题的解决。”市政协委员张全忠就这个问题,谈了他的一点建议。

张全忠委员认为,住宅区停车也应纳入建设规划,因为前些年我市住建部门主要考虑的是安居工程,对居住环境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绿化上,忽视了机动车的停放问题,有的小区甚至没有任何停车设施,但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私人小汽车数量的迅速增长,停车问题已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加强住宅区停车场地的建设,不仅是解决小区内的停车问题,也是解决社会停车问题,缓解车辆乱停乱放、优化市区交通秩序的有效措施。

措施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据统计,一辆行驶状态下的小汽车,大约相当于8辆到12辆自行车的占路面积,其载客量最多5人,而公交车在同样大小的面积中的载客量至少要超过小汽车30人,就单位面积的载客量或有效面积的利用率来说,小汽车无法与公交车相比。而且公交车绝大部分是处在运行状态中,只需要很小的停车面积,而小汽车则不同。

长期关注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信阳师院教授尹全海告诉记者,我市公交场站等设施目前基本处于“五无”状态,即无停车场、首末站、枢纽站、洗车场和车辆保养场。少数公交车辆破旧不堪,车容不整,乘坐舒适性差,候车棚等服务设施也不完善,基础设施存在严重不足。对此,政府部门应借鉴外地一些成功的公共交通发展经验,大力提倡发展公共交通,对公共交通予以财政上的补贴,对公共交通进行优化,增强其与小汽车的竞争力,使公交运输在城市运输中能够占据主导地位,削减小汽车的使用量,从而有效地减少停车需求,缓解停车难问题。

措施三:用好现有停车泊位

社会公共停车场数量不足,现有停车泊位利用率不高,是目前我市停车问题中的一大难点。走访中,就有一位交警提出他的建议:公共单位应无条件地开放本单位院内停车场,供前来单位办事的车辆进入院内停放,避免单位门前乱停车问题;道路两侧的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场所,可开放院内多余停车泊位,实行计时收费,吸纳车辆停放,缓解路面停车困难问题;相关部门建立停车诱导信息发布平台,引导车辆到有停车泊位的场所、停车场停放,实现停车信息共享和现有停车泊位的作用最大化。

措施四: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机动车主往往是讨厌执法,但又往往怀着侥幸心理,随意乱停乱放车辆,纠正乱停乱放,在当前甚至很长一个时期,都是管理城市的一个不得已的必然手段和举措。

对此,长期关注民生话题的本报记者郝光提出自己的看法:由政府牵头,涉及到城市管理的相应部门组成综合执法组,不定期地对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其违规违法行为,由各部门依法、依规分别作出裁决,由综合执法组监督并执行处罚,确保停车场建设管理趋于规范。与此同时,加大对车辆乱停乱放问题的整治力度,绝不能拍照后贴上违法停放单就算了事。

市交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把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放在同等位置,联合各方,严肃处理乱停乱放车辆的驾驶人,迫使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措施五:提升文明交通意识

城市交通是由人、车、路等诸多要素组成的统一体,而其中最关键的,还是人的问题,对市民的交通问题教育尤为重要。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市交警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陈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结合“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今后将积极开展交通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活动,组织民警深入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劝导等方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识。同时,对在城区道路上乱停乱放车辆的驾驶人,要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引导,提升其文明交通意识,改变以往强制性罚款的单一性处理方式。

停车问题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影响城市发展进程,甚至还会影响城市经济建设。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需高度重视,各个部门齐抓共管,确保老城区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建设中,一定要根据城市各区域的使用性质及功用,遵循布局合理、满足需求、保留用地、落实地域的原则,切实贯彻落实相关法规、政策和规定,保证城市停车发展的必要空间,避免停车问题的加剧与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