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泽珍

我们目前倡导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但长期以来,初中英语教学中两级分化是许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这个问题日趋严重,以致于到了九年级很多学生开始放弃英语,使得英语教学堕入了被动难堪的局面。因此,如何运用新课程理论,转化英语学困生,使其英语学习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解决两级分化,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初中英语教学两级分化的原因

每个学科都存在两级分化,英语表现得特别突出,为什么英语两级分化现象明显比其他学科严重?

(一)初中生自身特质是学生两级分化的潜在主因。在七年级的英语课堂上,部分学生因学习基础差跟不上全班的学习步伐,成了英语学科的学困生。学困生因无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消极悲观,基本上没有预习和复习等好习惯,加之他们又处在身心发育阶段,意志力薄弱,逆反心理强,最后自暴自弃,不求进取。许多教师对这样的学生束手无策,最后只好听之任之。这直接影响了英语教学效果。

(二)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假如有良好的学习才能而无恰当的学习方法,犹如有箭无弓,我们的学生是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的,因而受母语影响很大,习惯用汉语思维方式去学习英语,这样干扰了英语学习的开展,随着对英语新鲜感的消失和教材内容的加深,不少学生开始慢慢对英语产生厌倦的情绪,兴趣和积极性下降,学习成绩必然下滑,长此下去,这些学生也就成为学困生。

二、转化学困生的对策

依据以上的剖析,学生英语学习呈现两级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若不及时处理,定会呈恶性循环。因而,转化学困生已成燃眉之急。

(一)帮助学困生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有许多学生对失败感到羞耻,却不做任何努力来改变现状,是因为他们产生了这样一种信念: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避免失败,于是他们在课堂上既不以掌握知识为目标,也不以成绩为目标,而是以应付老师,打发时间为目标。这时教师应当用“勤能补拙”的道理激发其学习动机,给学困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而且经常检查目标,及时修改目标,一旦发现他们的目标定得过高或过低,就逐一帮助他们修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起始阶段,教师应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学会国际音标,避免因使用汉字而造成的发音错误;勤于读写,做好预习工作,帮助他们多次温习音标,掌握单词的拼读规律正确发音,熟悉词性及词义,而大部分学困生就是因为说不准单词、掌握不住词性,导致慢慢地跟不上英语学习的进程。

(三)建立师生间的和谐互动。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上好每一堂课,从仪表到一言一行,向学生传递出热爱教学活动的信息,是教学成功发展的第一步。绝大部分学生反对“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法和艺术,以简洁、明快、幽默的语言,把教学活动搞得生动有趣。根据初中生表现欲强的特点,组织学生表演有关问路、购物、打电话、看医生等交际性强的活动,且引入竞争机制,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学生的厌学、弃学情绪。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各有所得,而不能只顾几个优秀学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励学困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教师应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教学中,对学困生的大胆参与教师应给予“特殊的评价”。从心理上讲,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关心和尊重,只有在人格上受到尊重和爱护,他们才能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愉快地学习。

消除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辛细致的工作,决非数月悉心指导、半载严格训练所能奏效的,而应坚持不懈,努力实践。总之,只有消除英语教学的两级分化,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才有利于我国英语水平的整体提高,有利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作者单位:商城县余集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