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那么,信阳要办好自己的事情,加快实现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的目标,就需要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如此,才能不断创造执政能力新优势,带领全市人民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对此,市委书记郭瑞民指出,通过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使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当前,我市加快发展正发生着深刻变化,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并面临风险挑战,既是矛盾凸显期也是改革攻坚期。只有不断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方面创造新优势,才能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健全考核机制,创造选人用人新优势。实践证明,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如果是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就能善于开拓局面,不负众望,一地一单位也容易做到风清气正;反之,如果有的地方和部门出现“四风”干部,必然带坏队伍,败坏风气,干群关系会越来越紧张。因此,信阳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干部日常考核,建立健全干部实绩档案,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通过科学设置考核内容,创新考评办法,强化考核结果,充分发挥评价干部、激励干部、约束干部的作用。
构建惩防体系,创造权力运行新优势。我们的党是由一个个党员组成的,党的先进性怎样、感召力如何,根本上还是取决于每一个党员的能力和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有科学的制度保障,用科学的方法推进。按照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总要求,继续推进我市县区委书记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全面开展县委职权清理,优化权力结构,规范权力运行。同时,要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让人民群众满意。
坚持定点联系,创造干部作风建设新优势。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落实意见,坚持领导带头,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联系信阳实际,重点在于建立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基层单位制度,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心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扎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改进干部作风,提高服务基层群众、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信阳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我们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能够经得起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就能够带领全市人民在全面建设成小廉社会的征程上克难攻坚,持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