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城市的统一部署,目前,我市正在开展中心城区环境卫生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为营造综合整治的良好氛围,本报从今日开始推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专栏,对中心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进展情况进行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本报讯(记者 孙浩然 张诗绮)市中心城区环境卫生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安排,本着“关注民生,服务群众”的要求,坚持“谁主管谁负责,以属地管理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浉河区、平桥区、南湾管理区、上天梯管理区、信阳工业城、羊山新区、市政府有关部门,在中心城区开展了环境卫生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

近日,浉河区城市执法监察大队强力开展城区重点路段及农贸市场的整治工作,集中对北京路、五星路、礼节路、文化街及辖区农贸市场等处进行整治,重点针对摆摊设点、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违规行为进行规范。其中前期整治行动累计出动30余次,查处流动摆摊设点商贩80余家,规范占道经营店铺60余家,规范乱停乱放现象100余次。整治行动同时涉及市区一些农贸市场,有效遏制了农贸市场违规乱象。经过整治,该大队辖区道路拥挤、沿街店面不整齐、违规经营等现象得到极大改观。

23日上午,记者在市供水公司门前见到该公司工作人员深入到责任路段内的各个商铺,发放倡导信,清理路面卫生,劝导商户不要出店经营。沿街商户对此也十分支持,全力配合工作人员清理好自家商铺门前的卫生,做到不出店经营。通过整治,该路段卫生以及出店经营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据悉,在本次综合治理行动中,各相关部门按照《城市容貌标准》的要求,扎实开展环境卫生突出问题整治工作,将利用3个月的时间,重点解决中心城区目前存在的5类环境卫生突出问题,即农贸市场的脏乱差,严重出店经营和流动摊贩的占道经营,机动车辆的乱停乱放,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及待建、在建工地的旱厕问题,中心城区内主干道、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及内河的卫生保洁问题。通过集中整改,中心城区市容市貌将达到环境整洁优美、秩序井然,符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要求。

本报作为舆论监督部门,在整治活动期间,不仅要加强舆论宣传,更要对整改情况及时进行报道或公开曝光,让各级各部门必须认识到,搞好环境卫生工作是自身的职责所在、发展所需、群众所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