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广义 马保群
曾经是最穷、最偏、最远的平桥区肖店乡,如今发生了蝶变:乡政府所在地,一条宽阔的大道,一侧是一排排整齐的建筑,另一侧是一个别致的文化广场,广场里有健身器材,广场旁有图书馆等。每到夏夜,广场上人头攒动,有的唱,有的跳,有的看电影,有的听评书,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与此相邻的还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综合市场。在新农村建设观摩评比中,该乡位列全区第一。
“肖店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昨日,记者在该乡采访时,一位老肖店人感叹道。
“又偏又穷,肖店近年为何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我们疑惑不解。“说起这变化,还源于乡里建起的公务灶。”肖店乡党委书记叶春说,“我们乡里没有钱,全靠招商引资。自从建起了公务灶,饭菜的质量上去了,服务更热情了,形象更好了,外地的人愿意到这里投资生活了。目前,我们乡招商引资十多个项目,最大的一个项目好几百万元,这对一个乡来说会起很大作用。”
“那招待费会不会增加呢?”记者问道。
“我们严格按照市纪委监察局出台的‘一限三定’要求,招待用的全是肖店本地产的菜。以前招待费每年50多万元,现在20来万元,减少了一半以上。”叶春说,“实行公务灶后,工作时间上更有保证,大家还感到温暖卫生,有家的感觉。”
该乡职工赵可龙说:“公务灶每10个人一桌,两菜一汤,一荤一素,既经济又实惠,又能节省时间。”
市纪委监察局探索实施的对公务接待费限额管理,在公务接待中实行定点、定标、定责的“一限三定”模式,有效遏制了在公务接待中的奢侈浪费行为。肖店乡正是严格落实了这一制度,从而降低了招待费用,提升了形象,促进了发展。
为了解决公务接待中的奢侈浪费问题,我市于2011年6月份探索实施了《公务接待费限额管理规定》,明确提出“年度限额、单独核算、总量控制、超额处罚、年度审核”的工作原则,要求各单位接待费的核销必须有“三单一票”,即派餐单、点菜单、会审会签单和原始发票,接待费支出每季度张榜公布,每年的7月31日和次年的1月31日前向同级廉自办书面报告。同时,我市还细化了“三定”措施,即定点、定标和定责。去年,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信阳市规范和改进公务接待推行“公务灶”制度实施意见》,(下转02版)
“招待费少了,形象好了!”
(上接01版)部署推行“公务灶”制度工作。目前,全市176个乡镇全部设立了“公务灶”,实现了全覆盖。103个市直单位,有36个单位设立“公务灶”,所占比例为35%。全市753个县区直单位,有135个单位设立了“公务灶”,所占比例为17.9%。没有设立“公务灶”的单位都按照要求确定了2-3家社会营业性中低档餐馆作为公务接待定点餐馆。各单位公务接待原则上安排在机关“公务灶”,机关没有“公务灶”的,在单位定点餐馆接待。定标就是按照“核算成本、定量供餐、经济适量”的原则,把接待标准予以固定,提出公务接待必须“用地方酒、吃信阳菜”,并明确规定公务接待点菜时不能超过“一人一菜”的标准,严格禁止在公务接待中消费高档菜肴和酒水。定责就是明确在公务接待中相关单位的责任,对违反规定的单位,要对主管领导和经办人员予以严肃处理。今年1至9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开展公款吃喝问题监督检查966次,共查处公款吃喝违纪案件13起,处理35人,其中党政纪处理6人。
我市推行“一限三定”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接待费用持续降低,今年全市公务接待费较去年同期下降11.2%;检查效果持续向好,今年市纪委先后组织4个检查组,对市直单位“一限三定”管理办法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对公务接待“一限三定”规定执行较好的23个单位通报表扬,同时对制度执行不到位的18个单位通报批评,还对61个单位分别发出整改通知,全市上下营造了狠刹公款吃喝奢侈浪费之风的强大声势,厉行节约、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已深入人心。我市推行的“一限三定”模式也引起各新闻媒体的关注,网友称赞“信阳公务接待开了先河,节约了财政资金,为反腐倡廉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