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四问”工作法和“四个一切”的工作理念,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为民办实事,赢得干群广泛好评。本报记者用20多天时间“走机关、看作风”,“走企业、看效能”,“走基层、看民生”,所见所闻,感受深刻。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三走三看’·信阳市反腐倡廉特色工作”专栏,与广大读者一起感受全市反腐倡廉特色工作带来的变化。
□本报记者 姚广义 马保群
“现在来办事还给你茶水喝,客气得很,以前你给他水喝也不一定能办成事。”日前一天下午,在固始县陈集镇便民服务中心,该镇华岗村村民范家林一手拿着一次性纸杯喝着水,一手拿着一份表格,显得非常自豪。
“说实话政府便民了,笑脸相迎,服务周到,比以前强得太多了。以前办事难,真的啊!过去部门很分散,一会儿找这个一会儿找那个,有时办个证得跑好几趟,办个事甚至能跑好几天。一会儿跑这儿一会儿跑那儿,能让你跑得一头火。过去办事门难找、脸难看、事难办,老百姓办个事难啊!像我还识两个字,要是不识字咋弄,张三认不得、李四认不得。现在他们集中了,一会儿就办好了,这个便民服务中心确实对老百姓好。”范家林说,“希望这不是一阵风,只有长久那才真正方便俺老百姓。”
据该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高华平介绍,陈集镇按照市、县纪检监察部门的要求,于2013年5月以便民服务中心为平台,将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村务监督服务中心一起纳入了便民服务大厅。另外,还建立了乡镇信访案件速查快办中心和基层廉政远程教育中心,被称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五大中心建设”。目前“五大中心”都在充分发挥着各自的职能作用,已经成为镇党委、镇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五大中心”的建设更加突出了民主和监督意识,更加突出了便民、高效的特点,更加突出了公开、公正的原则。陈集镇“五大中心”建立以来,共接待群众2500余人次,受理群众办件1650人次,办结1450人次,民主理财30余万元。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