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卢小龙)近年来,浉河区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中,将市委、市政府“关注工业、学习工业、研究工业、支持工业”的要求落到实处,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全区工业结构调整,探索出一条符合浉河区实际的发展道路。

四通机械自主研发的“玻化微珠新型电阻带膨胀炉成套设备”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华阳工贸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化绿茶加工设备获得2013年国家技术创新基金70万元;同源制药四项科技成果获得市科技进步奖,其复方半边莲注射液生产新工艺研究与应用项目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发明专利均已取得专利证书……众多的成果无不彰显着浉河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快速发展。

为进一步促进辖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建设科研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浉河区在资金、政策、服务、信息等方面不断加大支持帮扶力度,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以点带面,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浉河区以重点大型工业企业为抓手,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产学研结合机制,帮助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截至目前,浉河区已有核信恒达、四通机械、华阳工贸等8家企业被认定为信阳市首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多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文新茶叶、五云茶叶科技公司分别与河南农大、安徽农大等院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持续解决茶产业共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难题。

抓大扶小,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实力。该区在深入研究国家、省、市产业政策和重点支持方向,指导企业积极争取科技创新项目贴息或无偿补助资金的基础上,成立了浉河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采用“资金+技术服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扶持和引导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挥区政策性担保公司作用,加大融资担保力度,积极开展技术类项目担保业务,将高成长、高技术企业列为担保贷款重点支持对象,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仅今年前9个月,浉河区的中小企业就获得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类资金130万元,获得担保贷款近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