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坚持公益,用爱心回报社会
美丽乡村,有肥沃的土地,亮丽的风景,更有众多憨厚、纯朴的参合农民。2013年10月,该院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中遇到的问题,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派出两支医疗队分别深入社区服务中心、基层医疗机构、卫生对口支援医院,开展为期一周的大型义诊活动。
10月13日上午,该院10名医疗专家在信阳市中心体彩广场参加集中义诊活动。院长周沛兴、副院长张克俊等亲临义诊现场,与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一起拉开了信阳市“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周活动的序幕。同时,该院两支义诊队伍分别行动,一支由副院长任书伟带队,派出肿瘤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妇产科、普外科等科室6名医疗专家,到卫生对口支援单位潢川县人民医院和淮滨县人民医院举行大型义诊和对口支援工作督导,并开展了管理培训、心血管专业培训、手术示教,参与病区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另一支由对外联络部主任徐新元带领各科专家,上街头、进社区、入军营进行义诊活动。他们先后深入市区老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车站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民权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信阳市儿童福利院、71625部队等地开展义诊、健康教育大讲堂活动,向71625部队官兵捐赠价值3000余元的药品。此次义诊周活动,该院共派出11个专业的专家66人次,为人民群众开展义务诊疗、健康咨询758人次,管理培训2次,心血管专业培训2次,手术示教4次,参与12个病区的查房,参与疑难病例讨论、会诊25人次,举办健康教育大讲堂1次。
“老百姓跑到市内看病不容易,面临挂号难、看病贵等诸多难题,这样的活动以后要多开展,经常性、持久性地开展,为人民群众就医提供更加便利的医疗服务,让人民群众享受卫生人送来的温暖和大爱!”周沛兴院长说。
优化服务,抓细节情系民生
“细化服务流程,优化服务环节,倡导诚信服务,更大力度地方便于民、服务于民,才能提高医疗服务窗口整体服务水平,帮助就医群众解决最关心的困难和问题。”周沛兴院长告诉记者。为了给参合农民和就医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该院近年实行门诊“一站式服务”和导医服务,坚持无假日门诊,所有科室节假日坚持正常应诊和急诊,“120”24小时服务;门诊大厅设立服务台,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咨询和就诊服务;在门诊大厅电子大屏幕公示医疗收费项目、新农合服务项目,在门诊和住院部设立自动查询系统,确保患者明明白白看病,实现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的透明化;免费为病人提供轮椅、担架、开水等服务;设有公用免费电话,方便病人联系;服务台实行主动服务,为行动不便、急危重症患者无偿提供代挂号、交费、取送检验报告、取药等服务,护理服务站24小时无偿为住院患者提供取送标本、检验报告、陪检、送血等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病人的检查和治疗需求。
该院从参合农民就医便捷的角度,充分考虑医院布局的合理性,在门诊大厅公布了新农合就诊流程图、新农合病人住院须知等,使参合病人一目了然;制作了参合群众温馨提示,张贴在门诊大厅明显处,尽可能地方便参合患者就诊。
为了给参合农民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该院检验科集中采血检验和发放检查报告,病区每天早晨查房前集中采血送检验科检查,检验结果由检验科工作人员集中送往相关科室;严格落实“一对一”诊疗服务,注射室、治疗室男、女分隔,门诊各诊室设立屏风和布帘,在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时,避免他人围观,减少患者的尴尬和保护病人的隐私。
设立无障碍通道,对行动不便的住院病人做特殊检查,有工作人员陪同,由急诊科或导医人员全程护送至住院科室,办理相关入院手续,对行动不便的住院病人做特殊检查由管床医生护送;构建了绿色通道运行机制,并对绿色通道转运机制进行演练,确保能够达到快速转运的要求。
2010年,该院被省卫生厅指定为信阳市首家“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按照“以点带面”的原则,该院开设了4个“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为住院病人免费提供微波炉、开水、一次性水杯、轮椅、报刊、便民服务箱等30余项服务,受到了参合患者的高度赞誉和普遍欢迎。在第一批“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的基础上,该院又相继启动了第二批、第三批示范病区,目前“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已达100%。在此基础上,该院又投资600万元,兴建了2500平方米的病员营养食堂,解决了参合病人住院期间的餐饮问题,为病人的顺利康复提供了充裕的物资保障。
据介绍,2011年年初,为配合河南省农村儿童重大疾病救治补偿工作的全面开展,进一步缓解农村居民重大疾病经济负担,该院在具备独立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诊治条件,又是管理水平和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基础上,成功申报了“市级农村儿童重大疾病救治定点医疗机构”,并郑重向社会承诺:对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农村儿童重大疾病患者10%的自费部分实行减免,患者不再负担,切实让患者得实惠。2013年8月,该院又积极申报了农村居民重大疾病新增病种市级定点救治医院,包括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等八种重大疾病,此类疾病在该院直报,不设门槛费,按70%直接补偿,有效缓解了参合农民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挤干水分,抓根本降低医疗费用
提起大医院,参合农民既爱又怕,爱的是这里有精湛的医术、先进的设备,怕的是“小病大检查,药品两倍拿”,让自己一场病掏空了腰包。在信阳市中心医院,却有另一番真情和温馨。
2013年夏季,一对操着安徽淮北口音的年轻夫妻正在交费窗口前准备交费。妻子小刘说,半年前丈夫身体就开始不舒服,但因收入微薄一直不敢来大医院看病,直到前几天她发现丈夫越来越瘦,脸色蜡黄才硬拉着丈夫前来就诊,两人准备了五百块钱,结果只花了三百多块钱。小刘一脸轻松地说:“以前到大医院,没有千把块钱是看不了病的,没想到这家医院几百块就能解决问题,现在病也看了,心也定了,终于松了一口气。”
据周沛兴院长介绍,近年来,该院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制定药品收入超比例管理办法,实行科室药品费用占总费用的上限比例控制制度,严格执行超标准上交,并对出院病人带药和门诊病人用药做出限天数、限数量的规定;制定了临床医师使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住院医师仅限于使用一线抗菌素,主治医师限于使用一线、二线抗菌素,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一线、二线、三线均能使用;对1000多个主要医疗收费项目对照收费标准反复检查、纠正应收费而没有标准或标准不统一的项目12个,规范一次性耗材使用明细100余项,规范植入性耗材使用明细60项,核查、规范医疗收费项目1100项。
为了减轻参合农民的就医负担,让就医患者得实惠,该院全面执行临床路径,促进整体诊疗技术的规范,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使一开始进入路径的病种住院天数由超过路径要求的标准住院天数1~2天到控制在路径要求的住院天数内,不仅规范了诊治流程,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而且使该院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比例大幅提高,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已达到80%以上。在保障群众基本用药的同时,院领导不断加强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全力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对基本药品目录外药品的申报和使用严加控制,对几百种国家基本药物实行平价销售。此举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群众减免让利药品费用数百万元。
据了解,该院目前已逐步完善了新农合管理的软硬件设施,配备了专门的电脑和软件管理系统以及微机操作员,以应对逐渐增多的参合患者的诊疗需求;对新农合用药、诊疗项目全部实行网络管理,收费项目、药品价格及参合农民补偿等全部进行公示;设立了计算机查询系统,实行一日清单制;在门诊、住院大厅计算机显示屏不断显示诊疗项目价格及药品价格,让参合农民明明白白消费。
《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新版发布后,该院要求微机中心和药剂科对药品新目录立即进行核对、维护,药剂科每月对门诊处方进行督查,以保证合理用药,对症施治;对需要使用自费药品和医用材料的患者,一律执行事先告知制度,并由患者或家属在“自费药品及材料知情告知同意书”上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有效地保证了药品的合理使用和安全。多年来,该院的自费药品使用率一直保持在5%以下,截止到2013年11月,该院今年的自费药品平均使用率降到了1.3%,极大地减轻了参合患者的住院负担,参合农民满意度达96.5%,实现了患者满意、职工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放心的多赢格局。
“加大便民惠民服务力度,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让参合农民看好病,让老百姓看得起病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和不懈追求!”院长周沛兴满怀深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