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 柳)为了加快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全面提高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我市将建立完善茶叶标准体系,严格实施标准化生产,强化质量安全监控体系。

建立完善茶叶标准体系。我国在茶叶生产方面已颁布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国家行业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信阳毛尖》(GB/T22737—2008)作为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我省也制定了《信阳毛尖茶清洁化生产技术规程》(DB41/T715—2012)和《信阳红茶初制加工技术规程》(DB41/T716—2012)等地方标准,我市的多数茶企业都制定了自己的企业标准。在此基础上,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制定地方名茶标准,使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与国家标准有机衔接,形成较为完善的茶叶标准体系。

严格实施标准化生产。我市将在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特别是在加工制作环节,从建设标准厂房入手,严格执行标准和操作规程,实行清洁化生产,机械化加工,将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加工生产与标准化管理有机结合,使产品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大力推进食品生产许可制度,大力推行GB/T22000、HACCP、ISO9001等质量体系认证;鼓励龙头企业开展绿色食品茶、有机茶认证,及时做好产品质量抽检工作;在包装、储藏、运输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广泛推广使用低碳、生态、环保包装材料和低温保鲜技术,确保茶叶产品无污染、不变质,努力形成“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标准化生产格局。

强化质量安全监控体系。我市将建立茶叶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建立健全各级茶叶检验、检测机构,树立全程监管、检测理念,加大产品抽检力度,重点抽检夏秋茶、中低档茶和各产地交易市场销售的毛茶,形成较为完善的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从源头抓起,检测关口前移,加强鲜叶检测,建立鲜叶收购台账和产品销售台账,经营收购毛茶要批批留样备份待检;强化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鼓励引导企业建立检测中心或购买农残速测设备,做到抽样检测常态化,不合格产品不出厂。同时加强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茶叶的抽检,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通报,对违规企业严加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