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个重大发展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本报《新农村新闻》自本周起推出“走生态信阳,看美丽乡村”专栏,全面报道我市各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事例和举措,展现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和谐、宜居之美。

□本报记者  方慧玲

初冬时节,树叶飘落,百花凋零,但记者12月1日在光山县槐店乡晏岗村所见到的却是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怒放的油茶花漫山遍野,油亮的绿叶,衬着雪白的瓣、鹅黄的蕊,一簇簇、一排排、一坡坡,绵延在起伏的山冈上。若不是寒风吹拂,你定以为置身于明媚的春光中。

早就听说晏岗是光山县城的南花园、花果山,几天前又欣闻晏岗作为光山的示范村,顺利通过了河南省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申报答辩,等不及明年春暖花开,周日上午,记者一行便驱车直奔晏岗。

经光山县城向南约5公里,便到了因槐树得名的槐店乡。地处该乡西部的晏岗村,总面积855公顷,是个典型的丘陵地区。全村植被覆盖率80%以上,碧绿清亮的龙山湖和15口万方大塘,像明珠一样散落在晏岗的田野山坳。

该乡连片的油茶基地达3万亩,晏岗占了1/5。穿行在油茶花海间的“村村通”水泥路上,记者不时碰到结伴骑行的人们,一问才知是县城的骑友来郊游。“我们双休日经常来玩,顺便吃吃农家乐的地锅饭,有时还能见到野鸡、野兔呢!这儿是光山的南花园,春天才叫一个美!山下是麦苗、油菜花、紫云英勾画出来的田园风光,山上是各色花儿争奇斗艳。到了秋天,晏岗又成花果山了!”热情的骑友自豪地邀我们明年春天再来。该村党总支书记晏乃君指着眼前的油茶基地说,这里原来都是村民砍树烧炭的柴火山,这几年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村民与几家大企业在这里合作种植了油茶。

不只是6000亩的油茶基地,3000亩的苗木花卉园、2000亩的林业生态示范园,还有山下那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将晏岗的24个自然村落天然地镶嵌其中,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村在林中,房在花中,人在画中”,村民们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环境。

千百年形成的村落布局,凝固了历史沧桑和邻里关系。走进晏岗村,只见屋舍俨然,错落有致,具有典型的豫南建筑风格,庭院内外整洁,鸡犬之声相闻。随处可见的百年古树,仿佛在向客人讲述着岁月流年。尽管有了自来水,一些村民还是习惯到村头老井汲水。几位刚从田间归来的老人,相遇在大槐树下拉着家常,不禁让人想起“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的景象。村民家里有了卫生厕所已是普遍现象,村庄中设置了垃圾箱、垃圾池,还有保洁员巡回保洁,都是新鲜。“我们在搞美丽乡村建设,当然要讲卫生了。”大槐树下的几位老人告诉记者,以前这里垃圾随处乱倒,风一吹遍地都是。不仅如此,村民还按照村庄总体规划,清理拆除了私搭乱建的棚、房、猪舍牛栏,村容村貌为之一新。

临近中午,却不见炊烟袅袅。疑惑中,在门前池塘磨盘上洗菜的刘大妈告诉记者:“现在很少有人还烧柴做饭了,我们除了用煤,还用电、液化气,跟你们城里人差不多!”

“跟城里人差不多”道出了刘大妈对生活的满足,而生活在晏岗新农村社区的村民,幸福感则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城市居民。连体别墅独具豫南风情,水泥村道四通八达,主要道路和路口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前大理石铺就的文化广场成了村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农闲时到农家书屋读书上网,有个头疼脑热的就上村卫生室,孩子学前和小学教育不出村,8家农家超市方便村民购物,敬老院里50多位老人安享晚年。“退休后到晏岗来养老”正成为一些县城人心中的念想。

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晏岗人,对传统文化依然恋恋不舍。过年剪窗花打糍粑,元宵舞龙灯耍狮子,家有喜事往往要请唱花鼓灯、演皮影戏,就连农家老土布作坊也随处可见。

槐店乡党委书记张明友说,晏岗村经过不断的探索、发展,逐渐形成了油茶、苗木花卉、生态农业、农家乐四大特色产业,全村年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3723元增加到2012年的7485元。下一步,该村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将晏岗村建设成为“村庄优美、家庭富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乡村。同时,通过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有机结合,带动邻村和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晏岗的明天定会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