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瑜珊)12月2日上午,市委书记郭瑞民深入浉河区浉河港镇郝家冲村,了解民生民情,倾听民意民愿,与基层干部群众共议农村发展致富之计。郭瑞民强调,要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切实做到吃透民情,尊重民意,改善民生,加快农村建设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

初冬的郝家冲村,茶园碧绿,处处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郭瑞民一行先后察看了位于该村的文新三园、河道整治、水源清洁等项目规划建设和何家寨茶叶种植、茶山旅游业发展情况。

何家寨是信阳毛尖的八大名山头之一,荣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绿茶金奖的信阳毛尖就产自这里。看到何家寨村组道路网已基本形成,交通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郭瑞民很高兴。他说,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更为做大做强茶产业、发展茶乡旅游业提供了条件,加快了农民致富步伐。

随后,郭瑞民一行来到何家寨村民王月英家中。王月英正忙着择茶籽,郭瑞民亲切地和她唠起了家常。王月英家有40多亩茶园,每年春茶采摘的季节,都需要请50多名采茶工帮忙。当郭瑞民和她聊到卖茶收入时,王月英开心地笑了起来。

距离王月英家不远的另一处农家院落里,陶友敏正晒着太阳绣着十字绣。郭瑞民详细询问了她家中有几口人、今年的收成如何、在山下是否购有房屋等情况。“现在山上人家多半以上都在山下买有房子,只有打茶叶的时候才住在山上。今年的茶叶最贵的一斤卖到1000多元,一般的都是500、600元,最差的也要卖到200多元。”陶友敏自豪地说,“我们的茶叶好喝,不打农药,也不上化肥,没污染的。”临别时,郭瑞民让陶友敏代问乡亲们好,并祝愿乡亲们的茶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实地调研结束后,在郝家冲村部,郭瑞民与区、镇、村、组的干部群众座谈,听取大家对乡村建设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村里提出的开设超市,治理河道,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公厕和小型文化广场以及茶文化旅游发展等问题,郭瑞民当即与随同调研的部门负责同志研究解决办法。郭瑞民指出,要从实际出发,围绕群众需求,按照符合政策、符合规划的原则,制定科学方案,积极开展工作,把村子建设得更加美好。

郭瑞民强调,一要吃透民情。郝家冲村是信阳毛尖的主产地之一,茶产业的发展和乡村面貌的改变、百姓生产生活的改善紧紧联系在一起。近年来,大多数村民靠茶叶生产提高了生活水平,有的还发了家、致了富,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仍有少数农户比较贫困。因此,要掌握村里群众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扶贫工作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二要尊重民意。群众的意愿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群众的要求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做任何决策、开展任何工作,都必须充分考虑群众的想法和要求,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精心宣讲,强化共识,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三要改善民生。不断改善群众生活条件,让他们富裕起来,过上美满幸福的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增强为民意识、服务意识,切实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满足农民教育、医疗、消费等各方面的需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水和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