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 炜
有一段历史让人难以忘怀,有一块土地让人热血沸腾。
大别山!
大别山,那样挺拔,那样庄严,一座座不屈的山峰,像大鹏展翅飞旋。一首首不朽的诗篇,镌刻在入云的山岩。一棵棵树苗在风雨中长大,一支支推动历史进程的歌曲,一直传唱到今天。大别山理想信念永坚守,大别山革命精神代代传。
大别山,革命的山!
大别山,英雄的山!
大别山,你是一本历史的教科书,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
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儿女,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掀起一场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浪潮,谱写出一篇篇气壮山河的动人史诗,铸就厚重而辉煌的大别山革命精神。
巍巍大别山,你无意与名山大川一较高低,但凭一腔热血在宁静中沸腾。这里的每一片土地,记载着大别山的光荣与梦想,诉说着大别山自强不息的魂灵。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大别山先后有200多万人参军参战,近百万人英勇牺牲,可谓“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孕育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28年白色恐怖和艰难岁月中,大别山革命老区始终“红旗不倒”,其精神核心正是对党忠诚和坚守革命信念。习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如何让大别山精神在新的时期发扬光大?成了这一代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信阳市委顺应形势,呼应干部培训的需求,决定在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中心地新县建设大别山干部学院,以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为历史主线,以大别山精神为主要内涵,开展党性教育,锤炼党员、干部党性,坚定理想信念。
诞生记
建设大别山干部学院,依托红色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党员干部开展党性教育,引导他们以史为镜,思考向革命先辈学什么,自觉清扫思想灰尘,坚定理想信念,让党性教育入脑入心。
2012年6月初,市委书记郭瑞民首次提出“大别山精神”的概念。他说,要站在历史的高度,用现代的眼光,进一步研究、宣传大别山的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以此凝聚力量,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勇当前锋。
何谓“大别山精神”?大别山精神是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和革命群众,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建立新中国而形成的革命精神。
大别山精神对于当下的意义在于,高举旗帜,心无旁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必须坚守的信念;站位高远,胸怀全局,是需要继续发扬的风格,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根本保证;勇当前锋,克难攻坚,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更加现实的指导意义。
大别山精神承载着大别山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和可歌可泣的英雄史,是丰富而生动的革命教材。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别山精神仍然是推进大别山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和不竭的动力源泉。要想挖掘、整合大别山区红色资源,将资源优势变为党性教育优势,形成以新县为中心,空间上覆盖大别山各个地区,时间上包揽大别山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干部党史、党性、党风教育培训体系,需要在这里建设一所干部学院。
关于建设干部学院的必要性,首先中央有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以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把党史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
其次干部有需求。传统的教育方式,多以课题式教学、灌输式教育为主,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吸引力、感染力差,难以真正达到触及灵魂、震撼心灵、锤炼党性的目的。
再次资源有优势。大别山红色资源丰厚,先后诞生了3支主力红军,走出了334位共和国开国将军,留下了周恩来、刘伯承、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境内现存革命遗址和纪念地920处,其中国家级45处,拥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个。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大别山有15个。信阳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革命遗址和纪念地集中,区位优势明显。
基于以上种种考虑,市领导形成一种共识:在大别山革命老区新县建设一所大别山干部学院!
在充分调研、考察学习和分析比较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焦裕禄干部学院定位特点,并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我市确定了大别山干部学院的定位:以宣扬“大别山红旗不倒”光辉历史为主线,大力弘扬以“坚守信念、牢记宗旨、顾全大局、勇于担当”为基本内涵的大别山精神,把大别山干部学院建成立足河南、面向全国,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党性教育基地。重点培训党政领导干部,并面向社会开展各类培训。
学院选址在新县县城北。在大别山干部学院建设中,建设者们以“大别山精神”要求自己,顾全大局,勇挑重担,艰苦奋斗、实事求是、齐心协力、精诚团结,2012年10月启动,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80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按照布局集约、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简朴节约的原则,由武汉大学规划设计。建成后可同时容纳600名学员培训。主体建筑2013年12月完成,计划2014年6月投入使用。
(下转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