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论述,把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纳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战略格局,进一步明确了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继续深入推进全市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是提升用文化装扮美丽信阳能力和水平的发展之基、动力之源。
在进一步转变职能基础上提高文化宏观管理能力。按照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要求,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并,建立了统一的行政责任主体,执法效率和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市、县(区)均按要求组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规范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文化主管部门积极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的转变。把主要精力放到政策支持、环境营造、服务保障、行业指导上来,进一步理顺关系,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
在转企改制基础上增强文化市场主体竞争力。原市豫剧团整体划转为艺术中心,通过根亲文化大戏《开漳圣王陈元光》项目带动,引入社会资金扶持,继在浙、闽、粤三省巡回演出后,赴台湾演出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市文化史上的诸多突破。现正积极筹备参加明年全省戏剧大赛,围绕信阳辉煌革命斗争史和灿烂民间文化选取素材,围绕全市建设魅力信阳的火热实践和伟大创造确定主题,力争打造出新的文艺精品。市电影公司整体转企改制,核销了事业编制,人员全部签订劳动合同,按企业办法参加社会保险。引资建成了中影国际信阳电影城,拥有5个小影厅共1000多平方米营业面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全市各类文化经营单位继续深化改革,完善落实配套政策,在市场竞争中塑造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
在规范秩序基础上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用足用活文化经济政策,积极发展文化中介组织,加快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坚持项目带动、基地带动、园区带动和旅游带动,充分发挥文新茶叶等7家“河南省重点文化企业”,“大别山民俗文化村” 等7家“河南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亿隆全盛新兴动漫产业园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关注扶持有特色、有潜力、有市场的文化产业实体和项目,引导文化市场良性发展,培育文化企业借势前进。
在统筹城乡基础上加快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各类公益性文化设施提高免费开放水平。对舞台艺术送农民、广场文化活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推行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委托生产或管理、定向资助等形式,拓展公共文化产品服务的供给方式和渠道,真正让文化发展成果普及城乡,惠及全民。
在统筹各种资源基础上提升信阳文化软实力。切实加强淮上文化生态区的保护,根据信阳特色文化分布情况,支持相对集中地建立中原根亲文化、淮上民俗文化、信阳美食文化、传统手工艺等若干个文化生态保护中心或传承研究基地。继续组织开展茶文化节、根亲文化节、淮河文化节、茶叶开采节、避暑节等节庆活动,打造节庆文化活动品牌,形成独具特色的豫南文化长廊。编制淮河古沉舟考古研究课题;对我市罗山县何家冲村等7个跻身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加强保护和利用;重点实施“信阳毛尖”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工作,不断扩大信阳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作者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